本報訊(邱宏波)3月4日,春日的陽光暖暖地照在洛南縣永豐鎮陽光煙葉生產專業合作社育苗工場的大棚上,大棚內藥王村村民盧榜勞正在進行煙苗點播。同日,環亞源銅業有限公司百余名工人經過體溫檢測、消毒之后有序進入各自的工作車間,開始廢舊金屬拆解、分揀、打包等各項工作。
連日來,洛南縣緊緊圍繞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兩個大局”,抓住“窗口期”,下好“先手棋”,采取有力舉措,統籌推進群眾就業、復工復產、脫貧產業發展和疫情防控等各項工作。
安全輸出“保就業”。洛南縣成立了農民工返崗復工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在“洛南人社”微信公眾號設立掃碼報名窗口,組織24名領導干部分片包抓,通過“四支隊伍”發動9.6萬人登記,建立勞務輸出“大數據”信息庫,統一為務工人員辦理健康證、出行證等相關手續,對接提供用工企業崗位9萬多個。制定優惠政策,率先在全省開通西安火車站外出務工人員綠色專線,開設西安至杭州、西安至廣州農民工外出務工專列,全方位助力群眾外出務工。截至3月2日全縣客運班線正常運營前,已累計組織189輛專車、2列火車專列輸送3925名農民工赴蘇州、杭州、無錫、西藏等地和青島海信、昆山聯滔、湖州泰普惠森、惠州電視廠等企業務工,并協助自駕外出務工人員1.2萬多人順利返崗。
援企穩崗“促復產”。聚焦疫情防控和恢復生產平衡點,洛南縣成立了復工復產工作專班,明確開復工范圍,對防疫物資儲備足、門崗檢測和隔離區設置規范、防控措施扎實的企業,督促有序復工復產。實行重點企業縣級領導、縣直部門、工作隊包抓責任制,“一企一策”幫助企業解決物資、運輸、資金等難題,確保企業盡快復產。建立項目審批綠色通道,實行“告知承諾、容缺后補”,對企業登記、項目核準備案、電費收繳等業務全程網上辦理,提供“代辦”服務,打造優質營商環境。目前,已有環亞源、陜西金翼和寧洛產業園等12家重點企業、重點項目復工復產,規上工業企業復工復產18家,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企業復工復產8家,累計返崗就業1941人。
緊盯脫貧“謀發展”。洛南縣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發展大局,積極謀劃推進25個產業集群項目,著力打造特色種養業、勞動密集型加工業、多業態融合產業“三大集群”。采取領導包片、干部包村、科技人員駐點方式,指導和完成1萬畝標準化紅仁核桃產業園新建和70萬畝核桃科管,確保核桃豐產增收;主打香菇、木耳兩個“拳頭”產品,計劃發展食(藥)用菌突破1億袋;積極推進10萬畝烤煙種植,保持煙葉產業健康發展;有序推進巴馬香豬養殖基地建設,實現全年生豬飼養突破65萬頭;抓好野生連翹和150萬窩天麻種植,帶動全縣中藥材產業發展;依托辣上天、盛德等龍頭企業,種植高山蔬菜7萬畝,打好春耕生產“第一仗”,不斷提升產業帶貧效益,實現經濟發展、產業轉型、群眾增收“共贏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