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姚渤潮 何偉南)今年以來,洛南縣景村鎮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通過采取“堅持科學規劃、注重示范引導、強化科技支撐”等方式,引導農民積極推動傳統板栗產業轉型升級,逐步把板栗產業發展做大做強,助推貧困群眾脫貧致富。
縣林業站籌措資金3.6萬元,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及貧困群眾在景村鎮沙坪村、建興村、光明村實施板栗低產林嫁接改造1800多畝,實施清除雜灌、墾復擴盤、修剪防蟲為主要內容的6000多畝板栗林綜合科管。預計三年后掛果到穩產期,可實現每畝增產200公斤,戶均畝增收1600元以上。通過綜合科管和低產林改造,有效推動景村鎮板栗產業提質增效,為板栗豐收、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奠定堅實基礎。
此外,林業站成立了由縣林業站負責人為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業務組具體抓落實的板栗春季科管工作領導小組。在景村鎮沙坪村、建興村、光明村聘請30名嫁接技術能手組成3支專業嫁接改造工作隊,集中一個月時間完成嫁接和綜合科管。同時在沙坪村、光明村分別舉辦了一期板栗豐產栽培技術培訓班,培訓板栗種植大戶、技術人員等120多人,發放板栗栽培技術資料300多冊。4月中旬,林業站從柞水調回柞板14號優良接穗3萬根,并為技術工作隊配備了手鋸、修枝剪、嫁接刀、塑料紙等工作器具,努力讓板栗產業成為景村鎮貧困群眾脫貧增收的主導產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