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洛南縣以科學發展觀學習實踐活動為契機,堅持好中求快、能快盡快的發展方針,不斷調整經濟結構,積極轉變發展方式,采取有力舉措應對金融危機,全力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全縣經濟社會發展亮點頻閃,各項主要指標均完成年初確定的目標任務。亮點之一:洛南納入國家級“關中—天水經濟區”,為實現率先突破發展創造了難得的機遇。
2009年6月25日,國務院正式批準了《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將商洛市一區三縣納入關中-天水經濟區規劃范圍,洛南有幸位居其列,它為洛南縣的經濟社會突破發展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納入“關中—天水經濟區”后,洛南縣結合縣情實際,提出了加快發展礦產加工業、醫藥化工業、造紙加工業、生態旅游業、綠色產品業五大產業體系,把洛南打造成“關中—天水經濟區”的礦產品加工基地、綠色產品基地、生態旅游基地的戰略構想。亮點之二:榆商高速洛南至板橋段立項建設,實現了全縣干部群眾多年的期盼和夢想。榆商高速公路洛南段主線7。3公里,引線2。573公里,總計長度9。873公里,涉及3個鄉鎮9個行政村39個村民小組。經縣委、縣政府的不懈努力,該項目終于于去年年初立項??h委、縣政府把支持板洛高速公路建設作為全縣基礎設施建設的頭等大事,去年6月份成立了“洛南縣支持高速公路建設指揮部”,抽調業務骨干組建了辦公室,耐心細致地做好群眾的思想工作,認真開展拆遷工作。目前,拆遷安置工作已如期全面到位,共計拆遷樓房26座,磚房32座,土房20座,征收土地735。4畝,兌付各種補償金1200余萬元。亮點之三:重點項目建設取得新突破,九龍萬噸鉬選廠等重大產業項目啟動建設,通村水泥路總里程達到1400公里,“省級農村電氣化縣”通過省上驗收。堅持實施項目帶動戰略,扎實開展“投資拉動年”和“優化服務年”活動,建設重點項目80個,完成年度投資23。85億元,同比增長111%,項目個數和投資額為歷年來最多的一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0億元,同比增長118%,新上各類工業、農業產業化項目32個,完成投資12億元。全縣通村水泥路突破1400公里,新建102個電氣化村和10個電氣化鄉鎮,新建扶貧開發重點村25個。同時,圍繞學習、實施關天經濟區規劃,全年共策劃事關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的重大項目117個,總投資301億元,其中總投資55億元的鉀長石、硅石、白云石開發等17個重大項目前期工作正在扎實推進。一批重大項目的實施,增強了縣域經濟發展后勁。亮點之四:招商引資工作取得新成就,馬來西亞天成公司、中國黃金公司等大型企業入駐洛南,洛南榮獲“全省招商引資先進縣”稱號。招商引資成效顯著,年終考核居全市第一。全年簽約招商引資項目22個,爭引資金48。39億元,同比翻了一番多??蜕痰轿毁Y金9億元,同比增長73。03%。九龍公司引進上海源北公司,融資組建股份公司,交易合同總額10。8億元,合同引資6億元,已到位1億元。西部鑫興公司引進馬來西亞天成控股有限公司,組建全省首家境外大型獨資投資公司、西部鑫興礦業公司和西部鑫興鉬深加工公司,合同引資額6億元。亮點之五:積極應對金融危機,經濟持續快速發展,財政總收入突破3億元。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給全縣經濟帶來的嚴重影響,縣委、縣政府認真落實中省市擴內需、調結構、保增長的各項政策措施,堅定信心,克難攻堅,多措并舉,沉著應對,集中精力抓發展、保增長,突出重點解難題、保民生,有力地推動了全縣經濟的平穩較快發展,提前完成了“十一五”規劃確定的各項經濟發展任務。預計2009年全縣完成GDP37。2億元,同比增長14。6%;財政總收入達到3。22億元,同比增長9。6%,其中地方財政收入完成1。52億元,同比增長28。22%。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136元,增長30。6%。亮點之六:特色產業開發躋身國、省強縣名縣,洛南被列入全國現代農業煙草示范縣、全省百萬頭生豬生產大縣,榮獲第二屆全國核桃金獎和“中國核桃無公害示范縣”稱號。農村特色產業不斷壯大,被評選為2009年度“陜西特色品牌縣”。生豬飼養量達82。1萬頭,實現產值6。3億元,產業規模由2008年全省第12位躍升到第5位,被列為全省五個“百萬頭生豬大縣”之一;栽植良種核桃31萬株,點播90萬株,高接換優30萬株,綜合科管500萬株,核桃產量6330噸,實現產值1。26億元。在第二屆全國核桃大會上,洛南核桃獲1金1銀4個優秀獎;種植烤煙7。6萬畝,產煙葉21。6萬擔,實現產值1。35億元,實現煙稅2973萬元,煙葉種植面積、總產值位居全省第二;新建良桑1。1萬畝,實施綜合科管3。2萬畝,扶持養蠶示范戶1100戶,產業規模躋身全省前10位;種植中藥材8萬畝,人工種植和野生采集藥材收入突破1億元;采取黨政干部帶領農民外出務工等措施提高勞務輸出組織化程度,全縣輸出勞務12。18萬人,創收7。35億元。生豬綜合加工、繅絲加工等一批農產品深加工項目的啟動實施,增強了龍頭企業帶動能力,提高了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亮點之七:縣城框架進一步拉大,東西延伸5。6公里,榮獲“省級園林城市”稱號。按照“騰改老城、完善功能、東延西擴、拉大框架、南融北展、打造亮點”的目標和“人為主旨、生態主體、經貿主業、旅游主導、休閑主題、文化主脈”的思路,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能管理,強力推進城鎮化建設進度,城市建設日新月異,被省政府命名為“省級園林縣城”。東城區堤路、東城大道三期、老城區道路改造等10余個市政基礎項目建成,城市東西拉長5。6公里,框架由3。4平方公里擴大到8。7平方公里,擴大一倍多,西城河濱路硬化、城區天然氣供氣和西苑、東苑、廉租房5個房地產開發項目有序推進。亮點之八:人口與計劃生育水平不斷提高,榮獲“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縣”稱號。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中心,創新工作思路,改進工作方法,著力穩定低生育水平,不斷提高出生人口整體素質,改善人口結構,加強流動人口管理,認真落實計劃生育工作優惠政策,著力提高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水平,共創建省級計劃生育新農村5個、市級12個,創建國家計劃生育優質服務縣通過驗收命名。亮點之九:以“五百惠民”活動為載體,打造群眾滿意工程,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取得明顯成效。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組織兩千余名縣鄉機關干部開展以“進百家門、知百家情、納百家諫、解百家憂、幫百家富”為內容的“五百惠民”活動,了解群眾的基木情況,廣泛征求意見建議,切實幫助群眾增收致富。全縣2000余名黨員干部共調研走訪群眾25420人次,征求意見3378條;化解矛盾糾紛241起,辦實事、好事1247件,及時解決了一批影響科學發展的現實問題,各參學單位整改落實工作群眾滿意率均達到97%以上。亮點之十:創新干部任用初始提名制度,實行“多輪推薦、差額提名、面試答辯、民主圈選”的干部任用初始提名辦法,洛南創新干部任用初始提名的經驗和做法在全省各縣區交流經驗。進一步完善干部任用初始提名方法,實行“多輪推薦、差額提名、面試答辯、民主圈選”的干部選拔任用初始提名辦法,全面推行干部選拔任用全程記錄,“一報告兩評議”和科級干部提拔任用使用期制度,先后為51個部門培養選拔科級干部54人。新用人機制的實施,營造了風清氣正的用人環境,近兩年來,在社會各界對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和黨的建設20項具體工作的民意調查中,該縣干部班子建設的社會滿意度為97。8%和98。1%,位居第一。洛南創新干部任用初始提名的經驗和做法被中組部《黨建研究內參》、《陜西工作交流》等報刊宣傳報道,并在省市會議上交流,咸陽、渭南、漢中等市的9個縣區先后到洛南學習經驗。(周云岳程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