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南納入關中——天水經濟區,為洛南率先突破發展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洛南將緊緊抓住這一歷史機遇,進一步轉變發展理念,創新發展思路,優化發展環境,提升發展水平,加快發展步伐,著力推動洛南經濟社會率先突破發展。
一、解放思想,著力創新發展理念要充分利用好洛南被納入關中—天水經濟區的難得機遇,實現經濟社會率先突破發展,必須把解放思想放在首位。要通過思想的大解放,促進發展理念的融入和工作思路的創新,推動各項工作措施的落實。一是深入宣傳動員。采取各種有效措施,利用廣播、電視、網站等各種媒體和各種會議,大力宣傳洛南納入關中—天水經濟區的戰略機遇和重大意義,在全縣積極營造納入經濟區、實現大發展的濃厚氛圍。二是廣泛組織討論。在各個層面、各個領域,組織干部群眾廣泛開展“納入經濟區、我們怎么辦”的學習討論活動,進一步統一思想,在全縣形成融入經濟區、推動大發展的共識和合力。三是切實轉變作風。通過宣傳動員和學習討論,促進全縣廣大干部群眾進一步更新思想觀念、創新發展理念、轉變工作作風,增強機遇意識、責任意識和憂患意識,堅持科學發展、循環發展、融入發展,借助關中—天水經濟區這個平臺實現率先突破發展。
二、發揮優勢,著力打造三大基地納入關中——天水經濟區,既給洛南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難得的機遇,同時又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我們將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全面審視,準確定位,科學決策,充分發揮洛南的比較優勢,大力調整經濟結構,積極轉變發展方式,加快發展礦產加工業、醫藥化工業、造紙加工業、生態旅游業、綠色食品業五大產業體系,傾力把洛南打造成“關中—天水經濟區”的裝備制造業原料基地、綠色食品基地、生態旅游基地,推動洛南經濟社會率先突破發展。一是打造礦產品生產基地。目前,洛南已探明的礦產品有38種,鉀長石、鉬、黃金等礦產資源儲量居全國、全省前列,其中鉀長石儲量約為8700萬噸,居亞洲之首;鉬礦儲量29萬噸,居全省第二位。洛南將以資源整合、延伸增值、系列開發、綜合利用為抓手,重點抓好鉬業、黃金、鐵礦等有色金屬的規模開發、延伸開發和增儲開發,加快鉀長石、陶土等非金屬的規劃和招商,力爭到“十二五”期間,實現有色金屬和非金屬產品開發年產值超百億。二是打造綠色食品生產基地。洛南是商洛市唯一地跨黃河、長江兩大流域的縣份,生豬、煙葉、核桃、中藥材等農產品量大質優,是全國速生豐產林、油松種子和核桃基地縣,全省畜牧產業示范縣、中藥材規范化種植示范縣和優質烤煙基地縣。洛南將圍繞農業產業化發展目標,實行產業基地、龍頭企業、市場建設三輪驅動,大力發展生豬、蠶桑、核桃、烤煙、薯類、中藥材等特色產業,加快100萬頭/年生豬綜合深加工、1。6萬緒繅絲項目、3000噸核桃綜合深加工、3萬噸馬鈴薯精淀粉加工等農業龍頭企業建設,力爭到“十二五”期間,實現綠色農產品產值超20億元。三是打造生態旅游基地。洛南氣候溫和,山清水秀,文化旅游資源豐富。洛南將抓住榆商高速規劃建設的機遇,重點開發倉頡造字遺址、華山南麓生態旅游資源,著力把洛南打造為省內外知名的特色旅游休閑度假基地,力爭到“十二五”期間,年接待游客達到50萬人次。同時,新建一批檔次較高的賓館、餐飲服務設施,新發展一批連鎖經營、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等現代物流業,積極發展保險、中介服務、信息咨詢等現代服務業,盡快提升服務業發展水平。
三、優化環境,著力加快發展步伐為了更好地抓住洛南加入關中——天水國家經濟區的歷史機遇,洛南將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積極破解制約洛南經濟社會發展的難題,全面推動“三個建設”,促進經濟社會率先發展。一是工業園區建設。按照“大企業引領、大項目支撐、集群化發展、園區化承載”的思路,進一步加快工業園區建設,完善園區聚集功能,搭建工業發展平臺,盡快形成與商丹循環園、關中裝備制造業、高端新型材料工業相銜接完整的產業鏈條和產業集群。突出抓好黃龍鉬業小區和陶嶺工業園區建設,為縣域工業經濟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二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抓住榆商高速列入全省高速公路建設規劃的機遇,全力抓好榆商高速公路洛南段開工建設,積極爭取榆商高速洛南至華陰段早日開工建設,早日實現連霍、滬陜兩條高速互通連接,著力打破交通瓶頸制約。三是發展環境建設。進一步強化“大開放、大開發、大循環、大發展”理念,沖破一切舊思維、舊觀念的束縛,著力優化投資和發展環境,全方位、多層次、廣領域招大客商、引大資金,以“大項目、大產業、大企業”支撐洛南經濟社會率先突破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