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通訊員 盧永杰
山茱萸花競相綻放
春滿大地,秦嶺處處生機勃勃。連日來,丹鳳縣寺坪鎮萬畝山茱萸迎來盛花期,金燦燦的花海沿著山谷蜿蜒鋪展,與青瓦白墻的村落相映成趣,吸引眾多游客前來觀光打卡,勾勒出一幅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鄉村振興畫卷。
寺坪鎮種植山茱萸歷史悠久,素有“山茱萸之鄉”美譽。近年來,寺坪鎮立足生態資源優勢,依托海拔適中、氣候溫潤的自然條件,將山茱萸產業作為鄉村振興的“金鑰匙”。全鎮種植山茱萸4.3萬畝,建成標準化種植基地2萬畝,年產量1500多噸,綜合產值突破5000萬元。鎮黨委創新“黨支部+合作社+農戶”模式,成立山茱萸產業聯盟,整合11個村級合作社,統一技術標準、品牌運營,帶動2300多戶群眾戶均年增收1.5萬元。通過擴規模、強鏈條、樹品牌、促融合,不斷推動傳統藥材向富民產業蝶變,走出了一條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雙贏的新路徑。
據了解,每年3月萬畝山茱萸盛花期和10月成熟期,都會吸引眾多游客前來打卡。寺坪鎮乘勢而為,精心打造“康養福地”生態旅游品牌,串聯南山院子、漁牧鮮生態科技園、上運石地質公園、文家谷等,推出“采摘研學+康養度假+文化節慶”特色線路,讓“紅果果”真正變身“致富果”,不斷擦亮“秦嶺藥谷·康養寺坪”金名片。
近期,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發布2024年全省第三批鄉村振興典型案例,寺坪鎮《踐行“千萬工程”經驗 聚力和美鄉村建設》入選。山茱萸產業的蓬勃發展,讓寺坪鎮實現生態“高顏值”與經濟“高價值”的統一。林下套種中藥材、養殖蜜蜂等立體經濟模式,讓群眾端上“綠色飯碗”。脫貧戶彭根記感慨:“以前守著‘藥山’過窮日子,現在山茱萸能結果、能賣景、能加工,全家年收入翻了4番!”
“從深山藥材到富民產業,從單一種植到三產融合,寺坪鎮以山茱萸為筆,以綠水青山為卷,書寫了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生動實踐。未來,寺坪鎮將持續深化‘品種優化、品質提升、品牌做強’戰略,加快建設山茱萸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讓漫山‘紅寶石’照亮鄉村振興之路!”寺坪鎮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