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樊利仁 張少杰)今年以來,丹鳳縣堅持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為引領,突出抓示范、興產業、強治理,推動鄉村振興邁出堅實步伐,目前4個省級示范村和12個市級示范村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丹鳳縣選優建強村級“頭雁”隊伍,注重從農村致富能手、大學畢業生、返鄉創業者、轉業退伍軍人等群體中選優配強村級領導班子,開展了村黨組織書記和村“兩委”班子專題培訓,為推進鄉村振興奠定基礎。
丹鳳縣聚焦鄉村產業振興,大力實施“菌果藥畜茶酒”特色產業提質增效行動,不斷強化糧食產供銷全鏈條監管,常態化開展耕地“非農化”“非糧化”問題排查整治,糧食總面積27.23萬畝,總產5.59萬噸,在示范村新建食用菌示范基地7個、葡萄基地400畝,種植中藥材4萬畝,盤活生豬養殖場3個。
丹鳳縣持續推進村集體經濟“消薄培強”行動,助力村集體經濟組織發展壯大,巒莊鎮街坊村依托天麻良種示范園,突出龍頭引領、鏈條延伸和基地建設,積極拓展天麻小鎮功能建設,加快天麻全產業鏈發展,在巒莊、寺坪等鎮建成天麻基地3000余畝,輻射帶動全縣發展天麻種植1.5萬畝,逐步形成多業態協同發展格局帶動256戶就業增收。位于竹林關鎮高速路出口的王塬村是省級示范村,這里按照“黨支部+合作社+農戶”模式,因地制宜積極發展特色產業,目前,王塬村有食用菌大棚68個,年產香菇20噸,建起了千畝紅仁核桃園,村上還開設傳統手工掛面、竹編、木工、釀醋等手工藝作坊,建成傳統作坊4個、電商中心1個、康養館1處,形成“三園四坊一中心一館”產業格局,帶動116戶群眾年均增收1.1萬元。
全縣聚焦農村環境提升工作,積極構建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加快生態修復、文化注入和商業培育,投入2530萬元用于示范村實施小型基礎設施補短板項目,投入3000萬元用于推進村莊整流域、整片區整治提升項目,新建改建農村衛生廁所1200座,著力打造生態、環境、產業、生活、人文“五美”鄉村,持續優化農村人居環境。
同時,丹鳳縣為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帶動作用,指導示范村始終堅持以鄉風文明之“魂”引鄉村振興之路,將鄉村振興與鄉村文明行動相結合,營造“移舊俗、除陋習、尚科學、倡新風”的良好社會氛圍,推動形成“助人為樂、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的道德新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