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樊利仁 楊 俊 丁舒怡)10月25日,筆者從丹鳳縣政府辦獲悉:今年以來,丹鳳縣通過“微改革”建立政務服務標準化改革,助力12345熱線辦理集成化“小切口”項目,推動了全縣企業發展和民生問題有效解決。目前,該項工作已列入陜西省營商環境“小切口”改革創新試點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被納入陜西省營商環境“小切口”改革創新試點事項。
丹鳳縣運用“現場評估問效+行風政風監督”機制,每季度邀請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群眾代表、新聞媒體等對12345便民熱線訴求事項辦理情況開展第三方評議和現場問效,聚焦企業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堵點、痛點等問題開展專題調研、集中視察等監督問效活動,推動各承辦單位依法行政,積極破解熱線訴求處置瓶頸短板。目前,辦理企業群眾各類訴求事項4830件,組織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群眾代表、新聞媒體等開展第三方評議和現場問效活動3場次,開展專題調研、集中視察等監督問效活動3場次,印發專題通報8期。
丹鳳縣建立“行風政風監督員閱單”標準,設置行風政風監督員,定期監督、檢查工單辦理情況,通過對企業群眾反映的重點、難點問題的查閱梳理,形成提案建議向人大、政協進行提交,并在營商環境重點部門設置“營商環境聯絡專員”,針對涉及營商環境類的訴求事項主動與服務對象對接溝通,第一時間告知處理結果或預定解決措施,切實做好營商環境類問題收集和答疑釋惑工作,有效解決企業群眾反映的急難愁盼問題152件,形成了與企業群眾“線連一端、心貼一片”良好氛圍,推動了全縣12345便民服務熱線工作從“點上開花”向“串珠成鏈”轉變。
同時,丹鳳縣用活大數據功能,規范訴求數據管理、預警標準,建立月報、專報、積分等制度,對企業群眾訴求內容中的時間、地域、人群結構等要素信息進行分析,總結工單反映問題呈現規律,在高發問題、可能引起突發事件、重大輿情的時間節點、地域,面對不同訴求群體,按需向相關單位發送預警提醒,提前做好防范,實現了熱線辦理工作從“接訴即辦”逐步向“未訴先辦”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