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劉英劍)去年以來,丹鳳縣立足縣域實際,深入學習“千萬工程”經驗,聚焦鄉村建設、鄉村產業、鄉村治理重點任務,帶動形成了串點連線、全域提升的鄉村振興新格局。
丹鳳縣立足實際,樹牢生態為先、產業為要、以人為本理念,堅持保留鄉村風土古韻,規劃設計建設就地取材,充分尊重群眾意愿,不搞大拆大建,分類配置基礎設施,對標“雙50”戰略引導群眾利用閑置資源發展“五小”經濟。
丹鳳縣統籌結合城鄉布局、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相匹配要求,建立規劃、標準、方案“三項規范”,開展“多規合一”試點,高標準編制鄉村建設規劃。細化年度任務清單,明確主導產業發展目標以及“兩改”目標,出臺《鄉村建設行動方案》等文件,構筑起示范村建設的堅實骨架。
丹鳳縣突出培育優勢產業、提升基礎設施、改善公共服務、整治人居環境、創新鄉村治理“五項重點”,持續壯大“菌藥果畜酒”五大產業集群,為示范村量身定制特色產業,發放貼息貸款2.53億元,產業獎補2830萬元,全縣年鄉村旅游綜合創收7億元。實施土坯房、危房、農房抗震改造1120戶,修建“五園”1560個。全域開展“一拆兩清三改四提升”活動,新建、改造鎮級污水處理廠9座,系統治理林田草地1320畝,戶廁改造7937戶,新建公廁38座、旅游廁所8座。聚焦陣地前移、網格管理、數字賦能基本點,及時排查調處化解矛盾糾紛,深入推進移風易俗,評選最美家庭和五好家庭47戶。
丹鳳縣統籌各級聯動、群眾參與、社會助力“三方力量”,建立書記縣長親自掛帥、縣級領導包抓推進、部門單位聯村指導、鎮村干部一線落實機制,做到工作任務、推進時限、責任主體、要素保障、紀律要求“五個明確”。實施“聯戶三包+人盯戶”等長效機制,引導村民主動配合、自覺參與鄉村建設。扎實開展“萬企興萬村”行動,投入資金1.27億元,實施幫扶項目236個,受益幫扶村92個。
丹鳳縣強化組織、人才、資金、機制“四個保障”,由縣級領導帶頭示范,部門鎮辦一把手和村黨支部書記、農村黨員致富帶頭人領辦實事硬事90件,領辦集體經濟、產業項目370個。開展“返鄉服務、引鳳還巢、幫扶濟困、報效家鄉”四大活動,引導回鄉創業200人,引進專家人才58人,建成博士工作站16個。采取“銜接資金切一點、縣級財政籌一點、群眾投工補一點、發動社會捐一點、集體經濟提一點”的方式破解資金難題,籌集資金4.97億元支持鄉村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