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通訊員 李沖)今年以來,丹鳳縣鐵峪鋪鎮化廟村以黨建為統領,以“六好”黨組織創建為抓手,聚焦“五大振興”,精準發力強功能、破難題、求創新,全面激發抓黨建促鄉村振興新動能。
建強組織夯基礎。化廟村實施黨群服務中心提升,優化設置功能部室8個,搭建便民服務的平臺。實施“頭雁培育”行動,吸納3名致富帶頭人、3名35歲以下、4名大專以上學歷年輕人進入村“兩委”班子。黨支部領辦“一年十件實事”,解決基礎設施、產業發展、鄉村治理、作風建設等方面問題6個,3名黨支部委員包抓3個產業。
選育人才強支撐。化廟村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按照“支部有作為、集體有收益、群眾得實惠”的總體思路,緊緊抓住黨支部領辦集體經濟這個“牛鼻子”,推動村黨支部書記兼任村集體經濟法人,把黨員培養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人培養成黨員,帶動村集體經濟和農戶穩定增收。用好“引、評、育”機制,為6名后備干部配備導師4名,培育一批“有絕活、有本領、懂經營”的鄉土人才,培育“雙帶型”黨員7名,培養“田秀才”“土專家”、產業帶頭人、致富能手23人。
培育產業促增收。村上圍繞“黨建引領·文旅融合”思路,以黨組織整合集聚產業鏈條,實現農業產業延鏈補鏈強鏈發展,建成380畝大櫻桃采摘園、12棚冬棗種植園、230畝食用菌加工培育園、6個農家樂休閑娛樂園、130千瓦的光伏發電基地,輻射帶動周邊群眾30人進園進基地務工,人均增收達2000元,帶動86戶群眾發展產業。
優化生態增顏值。落實田長、林長、河長管護責任,全村劃分7個片區,強化日常巡查;扎實開展“兩改兩轉三促進”活動,改造土坯房2戶,改造衛生廁所100戶,安裝仿木護欄120米,布設“口袋公園”小微景觀5處;硬化道路2公里、綠化100多平方米,拆除閑置破舊危房6戶、拆除亂搭亂建20多處,安裝路燈30盞,村容村貌得到大幅提升。
文化鑄魂樹新風。化廟村堅持做好“文化活動+宣傳引導”文章,建起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農家書屋、文化廣場、文化院落、文化長廊五大活動陣地,成立志愿服務隊伍、道德評議隊伍、技術培訓隊伍、文藝隊伍4支隊伍,開展志愿服務活動10次、技能培訓5場次,文藝演出16場次。發揮“一約四會”作用,設立“紅黑”榜,開展道德評議6次,評選“五星級文明戶”10戶、五美庭院16戶、“好兒媳”“好公婆”“五美家庭”共計32(人)戶,通過樹立典型、加強宣傳,推動村民形成向上向善的精神風貌,教育引導村民自覺抵制各種陳規陋習,促進鄉風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