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賈書章
“多虧了惠支書,幫我賣掉了積壓的藥材,讓我種植中藥材沒了后顧之憂。”11月13日,在丹鳳縣武關鎮惠家坪村,中藥材種植戶王興峰一邊晾曬黃芩一邊說。王興峰說的惠支書就是惠家坪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惠黎明。
惠黎明高個子、大臉,一頭短發顯得年輕而又精干。作為80后回鄉青年,他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帶領群眾脫貧致富務實高效,深得群眾信任和認可。
2004年,19歲的惠黎明從渭南工業學校畢業后到蘇州一家公司從助理技術員逐步晉升為部門組長。2009年至2019年,他先后在西安開餐飲店、做服裝批發生意、合伙開裝修公司。在外的經歷使他開闊了眼界,為他積累了豐富的管理經驗。
2019年11月,在外打拼10多年的惠黎明回到村里,任村黨支部副書記。他學習鄉土文化,了解群眾意愿,帶領群眾發展產業,希望讓村民早日脫貧致富。
2021年,惠黎明競選成為惠家坪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換屆后,他優化班子成員結構,對班子內部建設提出了選優配優的方案,通過對班子成員進行嚴格的選拔和分析,把兩名30歲以下的大學生選入到班子當中,村班子成員年輕化后,增強了團隊的戰斗力。
為改善村民的生活環境,打造美麗鄉村,2019年,惠黎明積極爭取各類項目資金,新修1.7公里花墻,修通漆樹溝至溝垴的路2.5公里和梨耳組通組路1.5公里。他積極協調爭取到濕地保護項目和滑坡體治理項目,還與本村在外經商的人員溝通,吸引他們投資建設村口袋公園。
惠黎明深知,鄉村要振興,產業發展是關鍵。他與村“兩委”一班人努力尋找致富門路。通過走訪調研,惠黎明發現惠家坪村中藥材種植歷史悠久,但因藥材種植種類多、產量少,無法形成較大規模。他根據當地環境以及市場前景,積極鼓勵、引導群眾擴大中藥材黃芩種植規模,發展壯大黃芩產業。惠家坪村上坪組藥材種植大戶惠中新家有4口人,種植黃芩等中藥材25畝,年收入5萬元。種植中藥材10多年,惠中新家蓋起了3間兩層新房子,供養女兒大學畢業參加工作。藥材種植戶王興峰種植中藥材黃芩30多畝,年收入6萬多元。在惠黎明的帶動下,惠家坪村種植黃芩521畝,收入達364.7萬元。現在,種植黃芩已經成為惠家坪村的一個特色產業,為群眾增加了收入。
惠黎明在發展產業的同時,還將各類重點群體就業,特別是脫貧勞動力就業擺在突出位置。他抓住蘇陜協作機遇,支持鼓勵、幫助引導村里剩余勞動力到南京、溫州、浙江等地外出務工,外出務工人數占總勞動人數的66%。
惠家坪村漆下組村民惠青林55歲,家里住三間土坯房,年久失修,兒子患病花去了所有積蓄,還欠有外債。惠黎明在民居改造中將惠青林列為重點改造戶,硬化室內地面、涂白外墻等。村民王丹平家有5口人,原來居住在3間土木結構的舊房子里。惠黎明組織專業施工隊對王丹平家的房子進行改造,王丹平一家的房子現在窗明幾凈,居住條件得到很大改善。惠黎明通過政策支持及鼓勵村民自籌資金,為全村修繕了40戶土坯房,改造了16戶危房,確保了群眾的住房安全,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