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石 沖)去年以來,丹鳳縣武關鎮以“三百四千”工程奮力趕超行動為契機,不斷強化工作措施,推進農旅融合發展,帶動群眾興產業、促增收、奔富路。
武關鎮依托鄉村振興人才驛站,積極邀請國家科技特派團和相關專業技術人員為主導產業發展開展專題培訓40多場次,下派科技特派員14名,培育黨員致富帶頭人66名,為主導產業發展提供堅強智力保障。以勝塞武關產業聯盟黨委為引領,采取7名黨委班子成員分頭包抓的辦法,圍繞中醫藥康養、食用菌、畜牧業、核桃、狝猴桃、茶葉、鄉村旅游發展7個產業鏈條,為121戶農戶發放小額信貸605萬元,發展生豬5000頭、肉雞500萬羽、散養雞1.2萬只,養羊1000只,兌付脫貧戶和監測對象生產發展項目資金568戶261.2萬元,核桃科管5800畝,將3442戶11650名群眾鑲嵌在產業鏈上。
武關鎮按照“北藥南菌中園區”產業發展布局,以武趙路為主線發展天麻種植500萬窩;以毛白路為主線發展袋料香菇500萬袋;以312國道為軸線,立足毛坪村、段灣村鄉村振興示范村建設,成立2支志愿服務小分隊駐村開展工作,在毛坪村建成茶文化體驗中心、電商中心,7000畝茶園全部實施科管;段灣村建成占地190畝,一期完成投資260萬元集“種植、采摘、游樂、垂釣、教育”為一體的“三產”融合示范產業園區,為“武關古塞—民樂采摘—段灣美麗鄉村—毛坪田園農旅綜合體—梅莊千畝茶莊”旅游線路上注入新的活力,以農旅融合新路徑助推勝塞武關全面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