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茹 賞)今年以來,丹鳳縣聚焦城區“三無”小區,按照“試點先行、分類推進、逐步提高、全面覆蓋”的工作思路,扎實開展“百日攻堅”行動,將“三無”小區轉化提升為有堅強的黨組織、有充足的力量、有固定的活動場所、有管用的治理機制、有長效的保障措施的“五有”小區,不斷提高居民幸福感獲得感。
丹鳳縣建立健全領導機制,成立由縣委副書記任組長的縣黨建引領“三無”小區治理工作領導小組,組織、政法、民政、住建等19個行業部門共同參與,夯實各方責任。實行縣級部門包抓“三無”小區責任捆綁制度,推行機關單位定點聯系,將“三無”小區治理納入單位年度目標責任考核,明確18個單位包抓責任,每月召開黨建引領“三無”小區規范化管理現場推進會,每階段召開任務交賬會,推動各項工作有序開展。
發揮龍駒寨街道黨工委、社區黨組織、包抓單位聯動作用,按照“一小區一黨組織、應建盡建、不留空白”的原則,健全小區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的組織體系,實現“兩個覆蓋”100%。截至目前,全縣19個“三無”小區單獨組建黨支部18個、聯合組建黨支部1個,選拔黨支部書記和委員54名,配備322名有責任心的黨員或片長包抓樓棟。圍繞有能力、有威望、有公心、有熱情的“四有”標準,采取黨員個人自薦、黨員和社區黨組織推薦、街道黨工委任命等方式,選派10名離退休干部、2名退伍軍人擔任小區黨支部書記。
通過挖掘小區居民自管自治組織潛能,各小區細化樓棟長工作職責,健全物業服務、社會服務、部門幫扶機制,完善黨組織領導下的居民小區自管自治體系。各包扶單位為“三無”小區選派工作隊19個,其中第一書記19人、工作隊員38人。各小區配備社區專職網格員125名,組建自管組織8個、志愿服務隊16支,實現規范化管理9個。積極開展微治理、微互動、微心愿、微服務、微調處“五微”活動,將“吹哨報到”工作機制延伸至小區黨支部,開展調研18次,征求意見建議79條,化解矛盾糾紛23起,指導平安創建工作172次,進行法治宣傳56次。深化開展“雙報到”活動,引導共建單位和黨建聯席會成員為小區硬化道路、安裝垃圾分類箱,協調實現居民微心愿180多項,拆除亂搭亂建、清運雜物等50多處,居民滿意度不斷提升。
縣上探索產權單位出一點、物業企業拿一點、政府獎勵一點、黨費補助一點等途徑多元化籌措資金,通過補建、購買、租賃、置換、改造、整合、共用等多種方式,充分盤活小區現有資源,通過合理規整自用門房、周邊單位共享陣地等方式,累計投入資金95萬元,統籌解決19個“三無”小區黨組織活動場所問題,恢復居民活動廣場24處,部分小區還建立了圖書室、棋牌室、矛盾調解室、便民服務代辦點等,不斷提高小區群眾幸福指數。協調相關職能單位,結合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先后投資2100多萬元完成西苑小區、江南經適房等老舊小區改造工程,推進小區環境衛生、綠化亮化、基礎設施持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