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賈書章
盛夏時節,走進丹鳳縣土門鎮長沙溝口村,映入眼簾的是錯落有致的民居,寬敞筆直的道路,郁郁蔥蔥的綠樹,潺潺而過的流水,宛如一幅畫卷徐徐展開。
在村委會不遠處,農產品包裝廠采摘園里,來自五組的脫貧戶劉德春和工友正在忙著用旋耕機除草。劉德春今年50多歲,他家有3口人,原來居住在長沙溝溝垴,距村委會有6.5公里山路,交通不便、信息不通,生活非常困難。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關懷下,他們家按政策在竹林關移民新區分到了一套107平方米的樓房。村里招商的農產品包裝廠投產后,主要加工包裝葛根切片、連翹等地道農產品,優先安排劉德春等人到包裝廠務工。劉德春高興地說:“我在廠里常年務工,一年下來能收入3萬多元。我們家不僅搬出了大山,解決了住房困難,還有了穩定收入,感謝黨和政府為我們家帶來了好日子!”
長沙溝口村有5個村民小組295戶1002口人,2018年,村里招商廣西有田藥業公司,在大河南組建設1200平方米千噸氣調庫一座,為群眾年增加租金收入1.8萬元,并在氣調庫旁配套建包裝廠、晾曬棚,常年加工當地農產品,安排60多戶脫貧戶120多人進包裝廠務工,增加村民收入。五組五保戶徐保安被安排到包裝廠門房值班,他還兼任園區采摘員,又搞林下養雞,月收入2000多元。
長沙溝口村黨支部書記索洋說:“我們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核心引領作用,聚焦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方針總要求,以‘五大振興’為抓手,全力打造集生態宜居、康養旅游于一體的田園生態康養示范村。”
在基礎設施建設中,長沙溝口村修通通組水泥路20多公里,安裝太陽能路燈180多盞,修建20立方米蓄水池2座,10立方米蓄水池2座,應急水井1口。在美麗鄉村建設中,從2017年開始,村里通過項目資金支持400萬元,對144戶群眾的房屋統一加建樹脂瓦紅色屋頂,現已全部完工。總投資2000多萬元,新建索志喜門口等3個廣場、村委會門口1個廣場,改廁127戶。為方便游客采摘觀光,新修環村柏油路1.8公里,埋設污水管網3條1000多米,建污水處理廠1座。
長沙溝口村依托345國道便捷的交通資源,建成百畝采摘園,種植八月炸、杈朳果(洋奶奶)、楊桃、花椒、冬棗、向日葵、豆角、白及等,養殖散養雞5000多只。采摘園每年可為村集體經濟增加收入2萬元,年實現總收入20多萬元,人均增收1.5萬元。同時,村里發展核桃100多畝,黃姜400多畝、白及80多畝。
為抓好產業發展,提升集體經濟益貧帶貧實力,依托現有的野山果采摘園,長沙溝口村從扶風縣聘請專業技術人員,完成5900株狝猴桃嫁接科管,清理雜草,加固圍欄,種植豆角50畝。在氣調庫內打造農副產品加工廠,建成了500平方米包裝車間及晾曬棚,以氣調庫資產入股陜西龍駒印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將閑置魚池對外承包經營,修建魚池護欄70米、水上浮橋1座、活動房7個、蒙古包2個,對魚池周邊及一二組小河進行綠化,建成農家樂1家,實現集體經濟年增收8萬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