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史妙榮)全市“三百四千”工程奮力趕超行動實施以來,丹鳳縣商鎮緊緊圍繞“一縣五區”建設目標,大力落實“三個三”舉措,強力推進“三百四千”工程,力促全鎮高質量發展。
確定“三條環線”,明確發展思路。該鎮綜合考慮全鎮各村資源優勢、產業特點、基礎現狀等因素,放大產業鏈“聯合黨委+”的輻射帶動效應,明確“強村帶弱村,抱團齊發展”的工作思路,以鄉村振興示范村建設為契機,逐步打造商鎮社區、黑溝河村、北坪村產業環線,王塬、商山、保定、東峰、鐵廟旅游環線;老君社區、商邑社區、桃園社區、張村、魚嶺村紅色環線。在“三條環線”建設中,針對“缺項”抓補課,針對“短板”抓提高,不斷推進商鎮基層黨建和鄉村振興工作再上新水平。
用活“三類人群”,激活發展動力。商鎮充分發揮黨員干部、優秀企業家、駐村工作隊員這三類人群的示范帶動和幫扶作用,一方面積極招商引資,為轄區內各類重點項目做好環境保障,為企業做好服務支持。上半年,保障重點項目開工5項,協調解決企業困難8件,對接聯系落實4個招商項目并全力推進落實。另一方面,抓實抓細秦嶺山水鄉村建設和產業就業工作,有效帶動群眾增收致富。目前,全鎮整合資源發展葡萄200畝、中藥材300畝,核桃科管1060畝,糧食種植2.48萬畝,完成水雜果提質改良200余畝,組織勞動力“點對點”輸出2批次192人;45名“雙帶”型黨員幫帶912名群眾就業和發展產業,市場活力明顯增強。
健全“三項機制”,夯實發展基石。鎮上建立健全鎮村干部結對聯系優秀人才制度,落實科級領導結對聯系包抓培養,今年,分類摸底建立4支人才隊伍數據庫87人,結合實際聘請“商鎮高質量發展顧問團”16人,各村聘請“榮譽支書”“榮譽主任”25名,組織開展現場觀摩7場次,鎮村干部群眾專業技能培訓8場次430余人次。健全完善“人盯人+”機制,對重大項目、脫貧成果、防汛抗旱等重點工作,按照項目化實施、示范化帶動、圖表化推進、常態化考評“四化”模式推進落實,推動工作落實見效。啟動實施督查問責機制,對“兩邊一補齊”、秦嶺山水鄉村建設、防返貧動態監測等工作,開展全過程督查檢查,以嚴實紀律保障工作推進,奮力譜寫商鎮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新篇章,以實干實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