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張振興)清晨走進丹鳳縣土門鎮土門村,集中連片的狝猴桃和葡萄郁郁蔥蔥,映入眼簾。置身其中,滿眼都是掛滿枝頭的狝猴桃;放眼望去,到處都是一派生機勃勃、欣欣向榮的景象。田地里,村民滿臉喜悅,正在歡快地采摘豆角。一提起土門村產業發展,村民更是喜出望外,贊不絕口。
今年以來,土門村緊盯市級鄉村振興示范村建設工作重點,堅持黨建引領,認真落實“三個五”工作機制,以“三百四千”工程奮力趕超行動為抓手,充分發揮黨支部“頭雁帶富領飛”作用,積極推行“黨支部+集體經濟+農戶”運行模式,大力發展果蔬、中藥材產業,成功繪就土門村鄉村振興新畫卷。
村黨支部書記楊華帶領村“兩委”流轉土地260畝,與陜果集團簽訂購銷合同,建成218畝狝猴桃基地1個、42畝陽光玫瑰葡萄園1個;引進昆明英武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投資352萬元,盤活8個村閑置集體經濟資金建成的49個果蔬大棚,建成70多畝中藥材育苗基地1個、400畝中藥材園區1個,輻射帶動全鎮發展中藥材1000多畝,就近就地解決群眾務工60多人。截至目前,218畝狝猴桃已掛果,預計年產狝猴桃40多噸,年收入200多萬元,集體經濟年收益有望達10萬元。
與此同時,狝猴桃、葡萄基地和中藥材育苗基地把分散農戶聯結起來,群眾出讓土地得租金,務工又得薪金、集體經濟收益還得股金,土門村逐步走上了一條現代化、產業化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