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彭歆 賀冰)有20多年香菇種植歷史和經驗的丹鳳縣花瓶子鎮花中村,經過多次對香菇種植技術革新和品種的改良換代,現在種植出來的香菇菇形圓整、色度好、無泥污、無蟲蛀、肉多、質感好,市場前景好,成為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
近年來,花中村黨支部班子經過反復調研和外出考察確定,依托村林木資源優勢和種植香菇的經驗,決定把香菇產業做優做強,使之成為村民增收的重點項目。為此,村上在花瓶子鎮香菇產業鏈聯合黨委的帶領下,按照“建好支部強推力、‘三變’改革激活力、壯大集體經濟增實力、激發提升群眾內驅力”的“四力”發展思路,建立了村香菇實用技術人才庫,大力發展香菇產業。并在香菇產業鏈條上建立了黨小組,按照“1+1+6”模式運營,建立了“聯營”“自營”“承包經營”3種集體經濟發展新模式。目前,全村481戶中,有種植香菇農戶126戶。其中村民王治龍種植香菇10萬袋、年收入30萬元,村民魏軍祥和劉鎖子種植香菇1.5萬袋、年收入4萬元以上。
為加大香菇等農產品品牌的影響力和銷售力,花中村不斷提升產品包裝,大力培育鄉村“網紅”直播帶貨,推動了供應鏈向城市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