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密服務網底 強化政策支持 創新方式方法
丹鳳促進異地搬遷群眾充分就業
本報訊 (張 高)今年以來,丹鳳縣將就業作為民生之本,織密服務網底、強化政策支持、創新方式方法,精細服務、精準施策,促進易地搬遷群眾充分就業。
丹鳳縣將易地搬遷后續就業創業、技能提升、公共服務、保險經辦等工作責任細化到單位、股室、具體人員,不斷強化部門協同聯動。在萬人搬遷點建立就業創業服務工作站,配備5名工作人員,按樓棟明確50名就業信息網格員,以社區就業創業服務工作站為依托,建立就業服務平臺。截至目前,入駐11家培訓機構、7家人力資源公司。
縣上創設“日常收集、半月抽查、月度更新、季度排查”信息收集機制,確保信息精準全覆蓋。加強信息數據分析,分類建立搬遷勞動力省外就業臺賬、省內就業臺賬、未就業勞動力意愿外出務工臺賬、意愿就近就地就業臺賬、慢病因殘等無法外出務工人員臺賬,提供針對性幫扶措施。
丹鳳縣出臺階梯化勞務輸出獎補辦法,優先支持脫貧勞動力、異地搬遷群眾返崗就業,對勞務輸出工作站、人力資源公司、農村勞務經紀人、務工帶頭人、能人大戶,根據帶動人數分別按每人100元至500元不等的標準給予補貼,對“點對點”組織勞務輸出給予2000元至8000元的車費補貼,企業吸納脫貧勞動力及三類人員的,按照吸納時間給予400元至2000元的獎補。目前,開展“點對點”組織輸出10批次1052人,“能人帶動”組織輸出8批次565人,兌現工廠基地一次性崗位補貼31萬元,兌現49家縣內企業以工代訓補貼180萬元、69家企業援企穩崗資金125萬元,社會保險“減免返緩補”政策惠企84家。
縣上通過開展企業用工調查、產業發展需求分析,形成涵蓋烹飪、家政、編制、種植、養殖等22個行業的就業培訓項目,開展定向培訓。針對無法外出務工、無生活來源的貧困勞動力,開發公益崗239個保障就業。在集中安置點打造創業孵化基地(園區),建立縣鎮標準化創業中心13個,探索實施“創貸信用社區+就業幫扶”模式,扶持創業(戶)實體1140個,帶動勞動力就業2642人。在搬遷點同步建設工業園區、特色農業園區及社區工廠,全縣建成社區工廠和扶貧基地32個,吸納6000多名搬遷群眾就地就近務工,建立縣鎮村三級用工信息發布機制,充分發揮人力資源公司、縣鎮標準化創業中心和駐外勞務輸出工作站職能,定期組織開展企業用工招聘月活動、企業保障用工專場招聘會、線上招聘會,提供就業崗位3.2萬多個,建立駐外勞務輸出工作站11個,累計勞務輸出3.6萬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