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黃平)“我們村里建有良種天麻產業園,還有全縣最大的天麻菌種研發基地,但有‘技’無處施,自從成立了天麻產業聯合黨委,我們的先進技術和鄰鎮鄰村的土地資源成功‘聯姻’,我們研發的‘蟒嶺紅’系列菌種已經供不應求,天麻產業不僅壯大了村級集體經濟,村民們的腰包也越來越鼓啦!”陜西省丹鳳縣巒莊鎮河口村黨支部書記林謀停興奮地說。
近年來,丹鳳縣大力推進“黨建+產業”組織振興模式,圍繞丹鳳葡萄酒、中藥康養、文化旅游、特色農業等產業特色化、集群化發展,加大在產業示范園區、農民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電子商務經營主體、專業協會等方面的黨組織力度,打破行政區劃和行業限制,以產業為媒,通過村村(企)、園區(基地)帶建、區域聯建等方式,全縣先后成立13個產業聯合黨委,創新設置雙孢菇、黑毛驢、天麻等產業鏈黨支部30個,功能型產業黨小組108個,鏈接帶動龍頭企業和農村合作社665個,實施農村產業發展項目12類484個,采取專班專人推進、集體參股領辦、龍頭企業引領等方式,形成了黨組織搭臺,“大帶小、強帶弱、富帶貧”抱團發展的區域化黨建新格局,有效推動了縣域10大重點產業延鏈補鏈強鏈,不斷激發鄉村振興發展動能。截至目前,全縣創建鄉村振興示范村24個,集體經濟“空殼村”全面清零,54個村集體經濟收益累計突破2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