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樊利仁)丹鳳縣在建設秦嶺山水鄉村中,按照“抓城帶鄉、抓鎮促村、抓點示范、抓線擴面”思路,聚焦“六清”“六治”“六無”目標,以“兩邊一補齊”“兩拆一提升”行動為抓手,全域建設秦嶺山水鄉村,促使城鄉面貌換新顏。
丹鳳縣按照城鄉布局相統一、公共服務相一致、基礎設施相匹配要求,在全縣12個鎮辦24個示范村開展“多規合一”試點,聘請市建筑勘察設計院,設計完成了城郊融合類、特色保護類、聚集提升類三類民居規劃,印發丹鳳縣《鄉村振興五年規劃》、秦嶺山水鄉村建設《導則》《全域推進工作標準》《農戶環境衛生“雙十條”標準》,設立鄉村建設、環境整治等7個由縣級領導擔任組長的推進專班,構建起了統籌在縣、主體在鎮、落實在村的齊抓共管責任體系,聚力推進工作落實。
該縣以“生態+”思維,優先發展丹鳳葡萄酒、中藥康養、文化旅游三大主導產業,全鏈條發展食用菌、核桃、畜禽三大現代農業產業,培育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1個、農民專業合作社482個,復墾土地2326畝,核桃科管24萬畝,新發展香菇3000萬袋、天麻1.5萬畝,中藥材種植面積達25.5萬畝,120個村集體經濟收入達5萬元以上,農民持續增收。
該縣深入開展鄉村建設行動,實施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35個,建成鎮級污水處理廠6個,改造衛生廁所4.3萬個,同步建立農村設施管護、干部包村聯戶、鄉風村規民約等長效機制,群眾生活習慣、人居環境常態化改善。系統治理林田草地1320余畝,城區主次干道雨污分流管網全部鋪設,新建改造城市公廁30座,投資6.4億元在全縣11個鎮辦實施全域污水處理PPP項目,鋪設污水管網63.6公里,清理農業生產廢棄物1538噸,全縣村莊綠化覆蓋率達到45.5%以上。
為激勵先進鞭策后進,該縣深入開展“奪紅旗爭一流”活動,推行公開承諾、實績晾曬等制度,縣融媒體中心、行業部門微信公眾號跟進報道工作進度、成效經驗,每天晾曬實績,通報表揚25人次,通報曝光90余次,頒發流動紅旗5面、黃牌警示3面,縣財政設立1200萬元秦嶺山水鄉村建設獎勵資金,獎勵5個鎮辦620萬元,5個鎮辦黨委書記在工作簡報、微信公眾號檢討,組建督查組暗訪督查80余次,點名道姓通報39次,交辦整改各類問題223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