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榮 彭小平
“海龍是能人,腦瓜子靈,弄啥成啥!如今,他已成了十里八鄉的致富典型戶、明星戶了!”這是丹鳳縣鐵峪鋪鎮寺底鋪村村民對40多歲的養牛大戶彭海龍的評價。
村民對彭海龍的評價,源于彭海龍在自己致富的同時,還熱心幫助村民致富,不求回報,不圖私利。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期,彭海龍初中畢業后沒有考上高中,家人就讓他去學車。彭海龍對機械操作類很有興趣,每天起早貪黑,經過師傅手把手傳授,他順利拿到了駕照。那年冬季,家人投資2萬多元錢給他買了一輛貨車。
彭海龍肯吃苦、講信譽,貨運生意很紅火,往往是一單生意還未結束,又有一單生意找上門來。那幾年,他僅靠貨運每年收入2萬多元。
彭海龍做貨運生意的時候,常??吹酱笊缴钐幖磳⑼獬鰟展さ泥l親冒著凜冽的寒風,忍饑挨餓地在路邊等候客車,他們期盼早日乘車踏上外出務工掙錢的旅途。
彭海龍清楚地記得,一天傍晚,雨夾著雪,寒風瑟瑟,當他開著貨車途經一條山嶺時,看到一對年輕夫婦凍得在地上跺著腳、不斷用嘴里的熱氣哈著手,他們身邊放著大包小包的行囊。當這兩個人看到彭海龍的車過來時,那個男的奮不顧身地撲到路中央揮舞雙手攔他的車。
彭海龍的車還沒有停穩當,那男的打著牙顫說:“大哥,你能不能行行好,把我們捎到國道邊?”彭海龍看了看這對年輕夫婦,又看看空曠的荒山野嶺便動了惻隱之心,爽快地答應了他的請求。
原來,這對年輕夫婦住在附近的一條山溝里,他們已經是第四天來這里等順風車捎他們去國道邊,然后再乘車進縣城去西安務工掙錢養家。這件事一直刺痛著彭海龍的心。為了方便更多的人乘車,彭海龍有一個念想,那就是放棄跑貨運的生意,買一輛客車跑客運。
2008年春季,彭海龍說服家人,投資15萬元買了一輛客車,專門跑巒莊到西安的客運專線。這年冬季,他的妻子生了一對雙胞胎。為解決孩子哺乳問題,他投資4500元買了一頭奶?;貋?。
2016年,彭海龍驚喜地發現,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奶牛市場前景一片光明,他就繼續發展奶牛產業。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后,彭海龍為了帶動其他群眾一起走養牛致富之路,他決心做大做強養牛產業。在武關鎮做獸醫的叔叔彭小平的指導下,彭海龍積極探索當地土牛與其他優質良種肉牛雜交技術,幾經曲折,終于試驗成功。
優質良種肉牛夏洛萊、西門塔爾、秦川牛與當地土牛雜交生下的牛犢,不僅個大、生長快、繁殖率高,而且出肉率高、適應性強。
與此同時,彭海龍經過長時間觀察發現,牛身上肯生虱子傳播疾病,影響牛的生長,于是他嘗試在牛棚里養雞,讓這些雞和牛共生。雞不僅吃牛棚里滋生的蟲,還吃了牛身上的虱子,一舉兩得。此后,彭海龍的養牛產業愈加紅火,他僅靠養牛產業一項年收入10萬元。
彭海龍養牛致富的故事被當地村民一傳十、十傳百,一時成了“明星戶”,前往彭海龍家參觀、取經學習的人絡繹不絕。
寺底鋪村村民袁治臣是建檔立卡貧困戶,他到彭海龍家詳細詢問養牛技術。彭海龍看到袁治臣十分認真,就問:“你是不是也想養牛呢?”
得到肯定答復后,彭海龍就告訴袁治臣如果想養牛,他可以把自己的牛犢讓利賣給袁治臣。在彭海龍的鼓勵下,袁治臣買了3頭牛犢回家喂養。彭海龍給袁治臣讓利3000多元。
一次,別人要買彭海龍的一頭母牛,出價1.1萬元,彭海龍沒有賣。當袁治臣要買時,彭海龍以8000元的價錢便宜賣給了袁治臣。經過精心喂養,袁治臣家一年養16頭牛,憑借養牛這一項產業年收入5萬元左右。
東川村村民周盼也是建檔立卡貧困戶,2018年在彭海龍的帶動下也開始養牛。為了讓周盼把牛養好,彭海龍手把手教周盼養牛防疫技術,并幫助其出售牛。目前,周盼已出售5頭牛,收入5萬多元。
在彭海龍的帶動下,武關鎮段灣村有兩戶村民也開始養牛。
短短幾年間,彭海龍已賣出10多頭奶牛,收入不菲。目前他的牛棚里還存欄30多頭肉牛,產值40多萬元。
去年,在縣、鎮、村的支持下,彭海龍通過土地流轉方式,又流轉土地1.5畝栽植豬苓、茯苓等中藥材,年收入4萬元。與此同時,他還為兩個村民提供就業崗位,他們年收入2萬多元。
國家放寬梅花鹿養殖政策后,2020年5月,彭海龍立即跑到商南縣試馬鎮特種養殖場參觀學習,拜師學藝。他還加入特種養殖微信群,和大伙探討梅花鹿養殖技術,分析研判市場走向。
去年年底,彭海龍投資8.5萬元從試馬鎮買回12只梅花鹿精心飼養,目前已新增9只幼梅花鹿,他通過收割鹿茸增收1萬多元。
“人這一輩子,啥都要試著干。縮手縮腳,啥都干不成。須知人這一生愛拼才會贏!”彭海龍滿懷信心地說,“再過兩年,這些鹿一年可以給我帶來20多萬元的收入。它們是我發家致富、過上幸福生活的寶貝疙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