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樊利仁)丹鳳縣在實施秦嶺生態環保工作中,著力念好護、治、退“三字經”,保護水生態良性循環,以實際行動爭當秦嶺生態衛士,共同呵護生態宜居家園。
念好“護”字經,全力確保“一泓清水永續北上”。丹鳳堅持將水環境治理作為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重中之重,舉辦“守護綠水青山,當好秦嶺生態衛士”宣誓活動,構筑全社會同參與、共發力的治水格局。生態環境局、林業局、水利局等單位凝心聚力打好碧水保衛戰,出臺《丹鳳縣河長巡河工作制度》明確縣、鎮、村三級河長巡河重點任務,壓實河長責任,落實三級河長巡河檢查機制;制定《丹鳳縣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進一步夯實生態環境保護各級各部門責任,嚴格執行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建立各級各部門環境保護責任體系和問責制度,以嚴的紀律保障工作順利開展。
念好“治”字經,全力整治城鄉水環境問題。丹鳳縣加強農村非正規垃圾堆放點整治工作,建立“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垃圾收運處置體系,積極推行“垃圾分類、減量先行”治理模式。加大城鎮和農村水環境綜合整治力度,建成縣污水處理廠二期擴建項目、巒莊鎮污水處理廠并運營,完成9鎮10個村級污水治理項目建設加大農業生產廢棄物治理力度,大力推廣秸稈粉碎還田、快速腐熟還田等技術,積極推行養殖場畜禽糞污處理設施建設、養殖場種養結合消納畜禽糞便配套養殖模式,全縣38個場戶完成了畜禽糞污處理設施設備建設,77個規模養殖場有種養結合土地配套面積,有力推動農業生產廢棄物綜合利用、循環利用工作,有效推進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全力保障水生態安全。扎實開展秦嶺區域小水電整治工作,整改提升魚嶺一級電站,拆除魚嶺二級電站并平整覆土、恢復林草,保護和修復河流生態系統,查辦河道非法采砂案件4起,罰款9.44萬元。
念好“退”字經,全力推進退耕還林工程實施。丹鳳縣不斷提高政治站位,加快推進國土綠化行動,積極實施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發展以杜仲、板栗等特色產業為主的退耕還林6.99萬畝。按照適地、適樹和確保質量的要求,在棣花、鐵峪鋪等鎮實施荒山造林配套項目建設18.7萬畝。以丹江河、老君河、銀花河、武關河等河流沿線綠化為重點,實施長防林配套項目建設2.3萬畝,造林綠化面積、森林蓄積量以及森林覆蓋率逐年增長,全縣森林覆蓋率達到70.86%,有效防止水土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