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李沖)近日,丹鳳縣因地制宜,結合當地發展特點,通過建立產業體系、打造產業集群、延長產業鏈條等措施,對“十四五”期間產業發展進行清晰規劃,明確發展方向,即全力培育發展丹鳳葡萄酒、文化旅游、中藥康養三大主導產業,新材料、電子產品、服裝加工三大現代工業,食用菌、核桃、畜禽養殖三大特色農業,形成“3+3+3”產業發展新格局。
建設葡萄酒產業。丹鳳縣在全縣國道沿線川塬地帶發展優質葡萄種植8000畝,在寧夏等地發展域外葡萄種植基地5000畝,進一步擴大葡萄酒產能,使丹鳳葡萄酒廠、商山紅葡萄酒廠、東風葡萄酒廠骨干廠家年產能達到3萬噸;建設丹鳳酒莊、東鳳酒莊、安森曼酒莊,使葡萄酒文化旅游收入占葡萄酒產業收入的一半以上。
建設文化旅游產業??h上發展以商于古道文化景區包含棣花古鎮、商山四皓、商鞅邑城、龍駒古寨、武關古城為主要內容的歷史文化旅游;發展以丹江百里長廊包含丹江濕地公園、老林溝原始森林、流嶺百萬畝飛播林、丹江漂流、桃花谷、上運石等為主要內容的生態旅游;發展以川陜革命根據地包括商山革命舊址、留仙坪、庾家河等紅色革命舊址為內容的紅色旅游。
建設中藥康養產業??h上建設天麻標準化種植基地2萬畝、山茱萸標準化種植基地12萬畝;以新雨丹產業園為龍頭,發展中藥材加工,研制加工中藥片劑、針劑和飲品10個以上品種;發展以金山養老為主的高端養老、以商丹康養為主的普通養老、以區域敬老院為主的社會養老和居家養老,使養老產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極。
建設現代工業產業??h上發展壯大堯柏水泥為主的建筑材料和骨料生產,大力發展電子產品,發展以天元電子線性電阻為主的電子產品制造業,促使縣內的常興電子、聚盛洋電子等廠家結為關聯產業鏈;發展以鶴秦服飾為主的服裝加工,促使縣內的恩典服飾、盛丹服飾、鳳發實業等生產廠家結為聯盟,形成服裝加工產業鏈;充分利用丹鳳通用機場,發展飛播防蟲、應急搶險、駕駛培訓、航空博覽、無人機制造、低空服務等業態。
建設特色農業產業??h上發展以許家塬雙孢菇基地、茶房食用菌基地為主的食用菌生產,使全縣食用菌達到5000萬袋,產量達5萬噸,形成食用菌產業鏈;建設優質核桃基地10萬畝,建設西北核桃加工交易中心,促進核桃產業提質增效;大力發展畜禽養殖加工,發展以華茂、未來牧業為主的肉雞養殖。建設西北種豬基地,擴大肉豬的養殖,使全縣肉雞養殖達到5000萬只,生豬養殖達到50萬頭規模。發展以山水致誠、十三坊為龍頭的肉食品加工,進一步提升畜禽養殖產業的附加值和綜合效益,形成畜禽養殖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