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鳳縣防疫發展“兩手抓”系列報道之三
大莊艾草公司車間
毛驢產業基地
丹鳳縣食用菌產業園一角
樊利仁馮永發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
地處秦嶺東段南麓的丹鳳縣是全省11個深度貧困縣之一,2014年以來在當地黨委、政府的全力攻堅下,累計脫貧23313戶81447人,全縣89個貧困村全部出列,貧困發生率由43.65%下降至1.02%。今年2月,省政府宣布全省29個縣區脫貧退出,丹鳳縣榜上有名,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終于摘掉了貧困“帽子”。這份沉甸甸的成績單,正是丹鳳縣委帶領干部群眾戮力同心拔窮根的有力見證。
今年來,丹鳳縣委、縣政府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克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嚴格按照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堅決打贏剩余貧困殲滅戰、脫貧成果保衛戰、新增返貧阻擊戰,全力以赴鞏固貧困縣脫貧摘帽成果,確保丹鳳人民與全國人民同步步入全面小康社會。
壓責任,激活力,盡銳出戰啃下“硬骨頭”
當前,脫貧攻堅已經到決戰決勝的最關鍵階段,丹鳳縣統籌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工作,戰“疫”戰貧齊頭并進,將聚焦減貧清零、強化分類幫扶、提升精準施策實效,聚焦問題整改、強化精細管理、提升脫貧攻堅質量,聚焦成果鞏固、強化機制防范、提升群眾幸福指數,聚焦穩定增收、強化黨建引領、提升幫扶作風效能“四聚焦四強化四提升”作為今年全縣脫貧攻堅的總體要求,以脫貧攻堅總攬發展全局,突出抓好“脫、穩、防”重點任務,持續深化“三比一提升”行動,向全面消除絕對貧困、鞏固脫貧成果發起了總攻。
丹鳳縣在縣委書記任第一總指揮的縣指揮部領導下,15個縣級行業指揮部、12個鎮辦指揮部,32名縣級領導帶頭抓點示范,30個龍頭企業黨組織、82個產業鏈黨小組帶動貧困群眾增收脫貧,構建起了調度有序、上下貫通、運行順暢的指揮推進機制。堅持“周有主題、月有重點、季有行動”鏈條式壓茬推進機制,把每周縣領導小組調度一次、通報一次、包鎮村縣級領導至少實地督導一次、分管行業縣級領導至少研判促進一次、行業主管部門至少現場推進一次、鎮村至少“回頭看”補正一次“六個一”機制列為剛性紀律要求,列入今年常態督查。
對全縣剩余的905戶1942人貧困人口,逐人落實了一個針對性強的幫扶計劃、一個增收項目、一個服務方案,確保如期全部脫貧退出。結合落實“四個不摘”要求,還推行紅、橙、黃“三色”防返貧和新增貧困人口監測預警處置機制,前置關口,分級分層分類監測,把好監測、預警、評定、處置、銷號、復核等每道關口,堅決守住不返貧底線。
近日,丹鳳縣在全縣開展領導實抓、聚焦新問題、提升脫貧成效,干部實幫、聚焦新任務、提升脫貧基礎,群眾實干、聚焦新舉措、提升脫貧能力,黨建實帶、聚焦新機制、提升脫貧質量為主題的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四實四新四提升”百日會戰行動,發動干部群眾利用100天時間,聚焦產業就業、問題整改、基礎設施建設、易地扶貧搬遷后續幫扶、人居環境整治等短板弱項和脫貧攻堅新問題,全力沖刺攻堅,實現脫貧任務、問題整改、長效機制建設任務“三清零”。
穩就業,強產業,精準發力拿出“硬措施”
丹鳳縣堅持“兩業”并重,發揮產業扶貧、就業扶貧的“造血”功能,突出產業帶動,為實現鞏固脫貧提供支撐。
年初,縣上及時出臺了做好疫情防控增加農民收入防返貧政策支持辦法,計劃投入財政專項扶貧資金2.75億元,主要用于產業開發、基礎設施建設、村集體經濟發展等12個類型484個項目。重點推進食用菌、中藥材、核桃、肉雞、艾草、毛驢、葡萄、狝猴桃“八個重點產業”發展,引導企業、合作社和農戶緊跟政策導向實現增收。要求全縣各級黨組織書記至少要包抓一個產業項目、專業合作社或大場大戶,對重點產業項目實地踏勘,科學規劃,掛圖作戰,跟進督導,推動落實,幫助帶貧龍頭企業等經營主體協調解決復工復產困難問題。組織干部逐戶宣傳引導,“一對一”用好產業支持辦法,確保每戶群眾至少有兩個以上產業和增收渠道。
穩就業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關鍵一環,確保群眾不會因“疫”返貧。丹鳳縣加大有組織的勞務輸出力度,建立勞動力務工就業意愿和企業用工需求臺賬,主動加強與外地用工企業的對接,開展線上“春風行動”,有針對性推介就業崗位。截至3月22日,外出務工4.2萬人,其中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1.9萬人。大力開發縣內崗位吸納就業,引導縣內企業、合作社、扶貧車間、社區工廠提供就業崗位,吸納暫時難以外出或沒有外出就業意向的貧困勞動力就近就地務工,已開工復產社區工廠、扶貧基地24家,帶動勞動力就近就地就業1559人,其中貧困勞動力448人。采取在大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開發一批、各幫扶單位開發一批、鎮村自主開發一批的“三個一批”途徑,設立護路、保潔、保安、物業等公益崗位,目前安置公益性崗位人員1470人。
圍繞群眾產業就業發展意愿和需求,訂單式開展就業培訓和實用技術培訓,做到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培訓全覆蓋,不斷提高群眾致富自我發展力,讓貧困群眾在發展產業就業上能干會干敢干。積極做好創業培訓、電商培訓,落實創業擔保貸款貼息等政策,幫助有創業意愿且有一定創業能力的貧困戶自主創業,獲得穩定收益,帶動更多群眾走上穩定增收致富路。
補短板,強基礎,戮力同心繪就“新藍圖”
在年前的“兩不愁三保障”大排查、“一查一補兩落實”任務基礎上,丹鳳縣對標全省績效考核、專項評估反饋問題和省脫貧攻堅問題整改視頻會議通報問題,舉一反三,在全縣對安全飲水、醫療保障、衛生健康、教育保障、安全住房、基礎設施等方面進行“過篩子”式的徹底清查,對基礎信息再進行全面核實補正,確保問題排查不留死角盲區。縣上還制定《脫貧攻堅鞏固提升工作責任考評問責辦法》,細化規定了日常工作管理推進、督查、檢查、普查和主流媒體監督負面報道等全過程問題的“六個同責”問責紀律,以鐵的紀律、過硬作風保障各項任務落地。
針對因疫情影響存在返貧風險的已脫貧人口、有致貧風險的邊緣人口、脫貧困難的貧困人口,及時落實好兜底保障等幫扶措施。一季度已新納入低保323戶804人,新納入特困供養人員3人,實施臨時救助49戶181人。
對今年確定實施的216個基礎設施鞏固提升等項目全力抓開工、抓進度,已建成的水、路、通信和供電等基礎設施實行動態巡查檢查,并出臺了系列長效管護措施。存量危房改造方面,堅持質量、標準、進度“三齊步”,確保全面推動工程進度。全面推進垃圾治理、廁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行動,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在全縣農村廣泛開展扶志扶智典型宣講活動,推動扶志扶智工作由貧困群眾向全體農民拓展、由脫貧攻堅向鄉村振興深化,著力培育有道德、有文化、有素質,自立、自強、自信的新時代新型農民。大力宣傳劉西有先進事跡,用好愛心超市,發揮積分獎勵激勵作用,引導群眾比學趕超奔小康。
以脫貧摘帽為新起點,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縣上通過抓點示范,帶動面上整體工作進度,今年重點建設竹林關、棣花2個鄉村振興示范區和陳家溝、毛坪、馬爐、冠山4個鄉村振興示范村,在每個鎮辦新建2個產業示范基地或產業鏈上企業、2個集體經濟示范點和鄉村振興示范村、鄉村旅游示范村,組建了鄉村振興示范點工作專班,有序銜接城鎮建設、產業發展等規劃,科學編制鄉村振興總體規劃、村莊詳細規劃,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各項工作。
勇立潮頭,奮楫者先。丹鳳干部群眾正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勁、“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拼勁,真抓實干,全力沖刺,堅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奮力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