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沖
丹鳳縣以“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互聯網+”為抓手,大力培育壯大市場主體,加快農村電子商務的普及應用,積極探索電商扶貧新途徑。
規范管理,積極營造氛圍。成立縣電子商務工作領導小組,設立縣電子商務服務中心,專人負責電子商務在農村的推進。先后出臺《加快電子商務產業發展實施意見》《丹鳳縣電商扶貧政策措施》《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管理辦法及項目資金管理辦法》等一系列文件。從縣電子商務中心抽調骨干力量,與項目實施企業形成一對一服務,全力推動項目實施。在丹鳳宣傳、丹鳳電視臺、微博、微信公眾號、抖音等媒體資源及陜西日報、商洛日報、商洛電視臺等主流媒體對電商發展進行持續推介宣傳,營造“人人皆能為、人人皆愿為、人人皆可為”的電商發展氛圍,激發全縣有為青年參與電商創業的激情。
強化培訓,全面提升能力。對全縣各級領導干部、電商業務骨干、電商創業帶頭人、傳統企業轉型電商的負責人及業務骨干、農產品生產加工企業、商貿流通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及大學生村官、建檔立卡貧困戶等人群,定期開展電商增值性培訓,提高農村電商發展認知水平。目前,累計培訓30期2162人次。組織電商、農業、市監、供銷等部門負責人,以及部分企業前往省市縣區參觀、學習,解決電商發展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多措并舉,構建服務體系。充分利用愛心超市、快遞代理點、合作社、小商超等組織,建成鎮村電商服務站點92個,初步實現了代買代賣、代充代繳、金融服務、快遞收發、寬帶有線、農資下行、保險、駕校報名等功能。建成500多平方米的設有農特產品展示區、培訓室和會議室的縣級電商公共服務中心。整合申通、百世快遞等快遞企業,建成縣級物流配送中心1個,建成80個鎮村物流配送服務站點,采購鎮村物流配送車輛兩輛,完成信息平臺核心功能建設,全面開通東、西、南、北4條線路并運營。到目前,全縣電商從業人員1200多人,物流和快遞企業27家、電商企業36家,個體網商100多家,微商1000多人。
產銷對接,實現農產增收。對縣上確定的6個特色產業、20多種特色農產品進行調研走訪,篩選出32類適宜網銷的產品,按照“統一生產標準,統一包裝使用,統一品牌打造,統一銷售渠道”四統一要求進行逐個信息采集,研發出全縣農產品溯源系統并在縣公共服務中心設置專區,對符合條件的網貨產品免費提供溯源品控系統數據錄入和追溯碼,實現農產品從種植、加工、銷售、消費各個環節的可追溯性。與14家傳統農業企業簽訂孵化協議,與8家企業簽訂網貨供應協議,開發完成“丹鳳嚴選”網絡交易平臺,目前已篩選上架特色農產品30款。持續開展產銷對接活動,土豆、青皮核桃等農產品深受網友喜愛,通過線上消費扶貧活動為全縣1200名貧困戶代銷農產品價值200萬元,戶均增收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