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李沖)今年以來,丹鳳縣致力于探索“造血式扶貧”模式,積極圍繞貧困群眾需求,落實四項就業扶貧舉措,全方位、多渠道開辟就業渠道,滿足了不同類型群眾的就業需求。今年實現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5612人,自主創業58人。
建設社區工廠吸納就近就業。在人口聚集區、移民搬遷安置點附近配套建設社區工廠、扶貧車間,吸納群眾實現就近、就地就業。今年新建社區工廠4家、扶貧基地7家,累計認定社區工廠11個(其中省級1個、市級示范工廠1個),就業扶貧基地14個(其中省級以上就業扶貧基地2個,市級基地1個),吸納就業2209人,其中貧困勞動力685人。
搭建服務平臺組織勞務輸出。依托外出務工人員聚集的西安、韓城、靈寶、南京、溫嶺、嘉興、杭州、蘇州、深圳等地,建立勞務輸出工作站,為勞動力就業搭建“一站式”服務平臺,今年有1863名貧困群眾通過勞務基地實現了穩定務工,人均年收入達到4萬元以上,以南京拉面、西安小楊烤肉等形成的“丹鳳廚工”勞務品牌入選省級知名勞務品牌并通過評審。與蘇州眾望勞務服務公司、順達人力公司及秦南家政公司等市場化人力資源企業達成長期合作,為貧困勞動力提供工作有保證、工資有保障、人身有安全的全程專人一管到底的“保姆式”中介就業信息服務,今年通過就業服務機構網絡信息資源引導全縣貧困勞動力實現自主轉移就業894人。
依托對口幫扶實現企群共贏。組織召開雨丹勞務協作座談會,向雨花臺提供有就業意愿貧困勞動力信息840人次。結合“春風行動”,舉辦雨丹勞務大型招聘會和下鄉巡回招聘會,讓用工企業與勞動者面對面交流對接,進行雙向選擇,實現企群共贏。聯合認定蘇陜協作扶貧車間8家,兌現獎補資金38萬元,帶動貧困勞動力就業155人,獎勵9.9萬元,舉辦專場招聘會和下鄉巡回招聘會6場次,輸送到江蘇就業1139人,其中到對口協作城市南京務工貧困勞動力131人。
用足扶持政策帶動實現就業。突出公益性崗位托底安置,開發村級特設公益性崗位安置402個,城區保潔等城鎮公益性崗位安置貧困勞動力80人,機關事業單位公益專崗安置14人。結合中省就業扶持政策,加大就業創業扶持力度,充分盤活現有就業扶持政策資源,累計兌現就業扶貧資金1273.92萬元,14833名貧困勞動力直接獲益。全面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服務工作,104人在政府等企事業單位完成見習任務,扶持發放創業貸款2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