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足協紀律委員會18日對足壇反賭掃黑中出現的違紀單位和個人進行了處罰,其中謝亞龍、南勇、楊一民等原中國足協高官被終身禁止從事足球活動。天津泰達、上海申花因虛假比賽均被罰款100萬元人民幣、扣6分,退回比賽獎項,這意味著申花的末代甲A冠軍頭銜被剝奪。
聽聞當日將對涉及反賭掃黑中的個人和單位進行處罰,有十幾家媒體的記者早早趕往中國足協,但有關工作人員對此事三緘其口。不過足協網站在當晚18時23分,公布了處罰決定。
處罰決定共38項:終身禁止從事足球活動的有33人,包括謝亞龍、南勇、楊一民等“大魚”,申思、祁宏、江津、李明等昔日明星,以及黃俊杰、陸俊、周偉新、萬大雪等裁判;
5年內禁止從事足球活動的共25人,包括上海申花的樓世芳、四川冠城的徐弘等足球名宿;
受罰的俱樂部有12家,其中處罰最為嚴重的是天津泰達與上海申花,他們在新賽季的中超聯賽被扣6分,罰款100萬元,退回過去的比賽獎項;山東魯能被罰款100萬元;吉林延邊被扣3分,罰款50萬,退回比賽獎項;長春亞泰、江蘇舜天以及河南建業分別罰款50萬元。
處罰決定還稱,望各會員協會、各足球俱樂部以案為鑒,警鐘長鳴,維護公平競爭的賽場環境,為重塑中國足球形象,促進中國足球的健康發展而共同努力。
自2009年足壇反黑掃賭行動開啟以來,權錢交易、進球買賣、黑哨等內幕逐漸曝光于公眾的視野,一批高官紛紛落馬,多家具樂部被卷入丑聞,中國足球形象徹底墜入低谷。
有專業人士分析稱,等待了近4年,中國足協終于在“雨水”節氣這天公布處罰結果,或許是借用傳統節氣的寓意沖洗過去的陰霾,在新任足協官員的努力下,漸漸看到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