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母親的情緒成了馬修的噩夢。后來,薇薇安被診斷出患有亞斯伯格癥(一種神經性疾病)。“那個時候真是難為馬修了。如果我早點得到診治,我們就會搞明白,我為什么需要安靜的環境。”薇薇安說。
大約九歲的時候,馬修開始懷疑自己是一個同性戀。他曾經與這種念頭做過斗爭。但這并沒有效果。等到他15歲時,薇薇安在兒子的電腦上發現了端倪。
馬修決定向同學們坦白這個現實,“是的,我是同性戀,這有什么大不了的。這將剝奪他們對我指指點點的樂趣。”
此外,他還受到抑郁癥的折磨。14歲的時候,他開始離家出走。由于從事運動,他看起來比實際年齡成熟許多。在假身份證的掩護下,他流連于同性戀俱樂部,時常跳舞到天亮。遇到心儀的男孩,他也會跟他們一起回家。這個時候,他開始吸食大麻,并伴有自殘行為。
【一夜成名】
北京奧運奪走金牌
跳水是他逃避現實的另一種手段。他走上跳水之路出于偶然。從8歲開始,馬修就是一個蹦床運動員。他11歲時,一個跳水教練發現了他。最開始的時候,馬修是跳水和蹦床兼顧。漸漸地,他吃不消了。當時,蹦床尚未成為奧運項目,于是馬修選擇了跳水。
不多時,他的天賦很快顯露出來。14歲那年,他包攬了全國比賽的1米板、3米板和10米臺的冠軍。
這時候,他與頗為嚴厲的中國教練童輝相遇了。如今,童輝仍然是澳大利亞跳水隊的主教練,不過在公開場合他避諱談論馬修。
馬修在自傳中第一次披露了他與童輝的交惡。童輝更注重于矯正隊員的缺陷,而馬修更渴望得到的是贊美。2006年,在常熟舉行的世界杯上兩人言語上發生沖突。馬修被禁止參加當年在馬來西亞舉行的世界青年錦標賽。
返回布里斯班后,盛怒之下的馬修做出了離隊的決定。他買了一張機票飛往悉尼。他在夜總會里結識了高大、帥氣的弗萊切,兩人成了同性伴侶。
整整半年時間,他除了參加PARTY,什么都不干。墨西哥籍跳水教練索伯里諾的短信改變了馬修的人生。“馬修,如果你想重新開始跳水生涯,我的隊里有你的一個位置。”索伯里諾喚回了馬修對跳水的熱情。
索伯里諾欣賞馬修身上的藝術家特質,“他是一個非常個性的人,藝術氣息十足。他是同性戀者,非常前衛,這是我之所以喜歡他的原因。當你是個藝術家時,你的個性會與傳統觀念背離。”
索伯里諾眼光獨到,后面的故事中國體育迷耳熟能詳。北京奧運會,馬修最后一跳逆轉周呂鑫,打碎了中國跳水隊本土包攬8金的美夢。
【走出泥濘】
戒毒成功找回動力
北京奧運會的成功,給馬修帶來的除了榮耀,還有另一層的痛苦。“接下來的四年,我知道自己不能復制(北京奧運會的成功)。”馬修說。
傷病是他無法復制成功的關鍵。他的腹部出現了長達10厘米的撕裂。“這是一種可怕的傷害。他不能咳嗽,也不能笑。恢復將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索伯里諾解釋了弟子傷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