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隊至今無贊助
林丹可能無緣羽超
過去幾個賽季,效力八一隊的林丹無疑是羽超聯賽的最大亮點,每次他參賽都能帶旺當地球市。不過,今年他將很有可能無緣羽超。
由于八一隊至今沒有找到贊助商,因此所有費用只能由隊里自己解決。根據聯賽規定,A級隊員(世界冠軍)的年薪不能低于50萬,加上各種獎金,因此“養”一個林丹,最少也要100萬。
據悉,在過去3年,八一隊為林丹支出的聯賽費用在300萬左右。如今沒了贊助商,林丹對八一隊來說成了很大的“負擔”。
“畢竟這是個職業化的比賽,八一隊目前還沒找到贊助商。與其我給隊伍增加負擔,不如給年輕隊員更多機會。”林丹有些無奈地說。
更令林丹尷尬的是,雖然他有權和俱樂部提出給自己掛牌,但考慮到目前的聯賽情況,也很難有其他俱樂部有經濟實力摘得起他。
其實何止是林丹,八一隊中,同樣貴為奧運冠軍的女單名將李雪芮也可能因為同樣的原因,將不會在羽超中出戰。此外,不少價錢較高的國羽名將同樣無人問津——在12月8日羽超曾進行過一輪隊員摘牌,結果卻出現4位A級奧運冠軍無人摘牌的窘境。
聯賽缺乏造血功能
俱樂部成了無用擺設
林丹等名將的尷尬,無疑與羽超聯賽的現狀有關。
按照賽程,新賽季羽超聯賽常規賽階段從12月27日開始,至2015年2月9日結束。但常規賽和季后賽間隔卻長達4個多月,對此,乒羽中心羽毛球二部部長馮平善解釋說,“腰斬”聯賽是為了給國家隊留出備戰明年3月全英、德國等公開賽。但如此一來,比賽的連續性將中斷,而聯賽的影響力和品牌效應也將大受影響。
此外,由于頂級運動員歸國家隊管轄,普通運動員歸地方羽協所有,俱樂部其實是個無用的擺設,對于旗下球員的約束力極其有限。
沒有獨立自主的運營模式,沒有規范的職業合同,沒有與市場有效對接,羽超聯賽聽命于國家隊的奧運爭光計劃,俱樂部儼然成了國家隊的下屬機構。
但另一方面,雖然俱樂部對于運動員沒有太多的約束力,但聯賽對于俱樂部卻有硬性的規定——聯賽對國內球員有分級限制,其中A級隊員規定最低年薪50萬。
在沒有企業慷慨解囊,聯賽自身又缺乏“造血”功能的情況下,國手們高昂的費用,無疑成了俱樂部難以承受之重。 據今日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