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對死亡人員、停薪留職、辭職、辭退、解聘等失去供養條件的財政供養人員,由所在單位按時如實申報,并指定專人持相關證明到財政部門辦理《個人工資管理手冊》繳銷手續。
第三十條 《個人工資管理手冊》實行年度審驗制度。無特殊原因未經年度審驗的《個人工資管理手冊》視為無效,由財政部門停發其工資。
第三十一條 財政部門根據《財政供養人員工資臺賬》制作當月工資發放數據表格,工資發放表應按月制作紙質檔案和電子檔案。
第三十二條 財政部門應確保人員工資臺賬運行安全、查閱方便、提供及時、存檔完整。
第三十三條 年初工資預算應以上年末12月臺賬產生的工資發放表為基礎,執行中涉及預算的追加、追減應依臺賬變動后提供的數據為準。
第五章 工資發放
第三十四條 實行市、縣區兩級工資統一發放管理制度。將鎮辦財政供養人員的工資統一上收縣區集中管理,委托金融機構直接發放。
第三十五條 工資發放實行財政部門統一發放和單位發放兩種形式。工資發放管理使用全省工資統一發放軟件。具體發放要求是:
(一)對行政機關和參照公務員管理單位,原則上基本工資部分、工作津貼和生活補貼實行財政統發機構統一發放,核發到個人工資賬戶。
(二)公務員津貼補貼執行中有關具體問題嚴格按照商洛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商洛市財政局《關于公務員津貼補貼執行中有關具體問題的處理意見》(商政人社發〔2012〕31號)的有關規定執行。
(三)對已實行人事制度改革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事業單位,一律實行單位統一發放,由人社部門核定單位工資總額,財政部門核定工資包干補助經費并與單位自籌工資經費一起逐月撥付,由單位委托銀行發放到個人。
(四)事業單位績效工資執行中有關具體問題,嚴格按照商洛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商洛市財政局《關于事業單位績效工資執行中有關具體問題的處理意見》(商政人社發〔2012〕30號)的有關規定執行。
(五)對尚未實行人事制度改革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全額事業單位,實行財政統發機構進行統一發放和單位自發相結合。
(六)對尚未實行人事制度改革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差額和定額事業單位一律實行單位發放,由人社部門核批人員工資標準,財政部門核定工資補助經費并與單位自籌工資經費一起逐月撥付,由單位委托銀行發放到職工個人。
第三十六條 財政部門工資統發機構及自發工資單位是個人收入所得稅的扣繳義務人。
第三十七條 納入財政工資統發機構統一發放工資的單位應在規定的時間內,逐月按時申報《財政供養人員工資月報表》。不按規定要求提供《財政供養人員工資月報表》的單位,財政部門停發其當月工資。
第三十八條 財政工資統發機構根據組織、人社、財政部門審核后的《財政供養人員工資月報表》與工資臺帳核對一致后,向委托代發銀行提供工資發放清單。
第三十九條 財政部門應當選擇資質信用好、服務質量高的金融機構作為工資統一發放代發銀行。代發銀行一般應為國有商業銀行。
第四十條 代發銀行收到財政部門撥付的工資款項后,及時按財政部門工資發放表中核定的工資額分解發放到個人工資賬戶。并負責為個人提供工資清單。
第四十一條 財政供養人員所在單位需要因績效考核或獎懲需求而扣減工資性收入的,可由單位向財政部門提供代扣通知或依據,財政部門負責代扣,并且通知個人。
第四十二條 財政工資統發機構定期向單位提供工資支出明細資料,各單位據此作為會計憑證進行賬務處理。
第六章 財政供養人員市內流動帶資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