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州區2009年被列入國家級山洪災害防治試點縣后,高度重視試點項目建設工作,把加快山洪災害防治作為強化防汛減災措施,提高抗災能力,推進民生水務發展的一項舉措。經過努力,全區已建成8個自動監測雨量站、20個人工觀測雨量站、299個簡易觀測雨量站和5個人工觀測水位站,安裝發放無線廣播50套、傳真機15套、手搖警報器50個、手持擴音器419個、銅鑼419套、口哨1257個。形成了遍及全區30個鄉鎮,419個行政村,惠及32.64萬人的山洪災害防治網絡,為全面抓好防汛減災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一是加強領導,落實試點工作責任。區上成立了山洪災害防治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下發了《關于印發商州區鄉村山洪災害防治試點實施方案的通知》,嚴格按照一把手負總責的要求,實行一級抓一級,一級對一級負責,確保了試點工作的順利進行。二是開展山洪災害防御知識宣傳,提高群眾的避災意識。為普及山洪災害防御知識,區上及各鄉鎮利用廣播、電視、報紙、錄像、標語、墻報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宣傳形式,對全區的干部群眾開展山洪災害防御知識宣傳教育,共印發山洪災害宣傳手冊1萬多份,辦宣傳專欄1200處,張貼宣傳標語1300條,設立警示牌580處,區防汛辦還自編山洪災害防御知識教材,對鄉、村、組的干部群眾舉辦培訓班進行培訓,受教育人數達3000多人次。通過宣傳和培訓使基層干部群眾對山洪災害的認識有了明顯增強,對防災、避災意識及能力有了普遍提高。三是因地制宜確定山洪災害危險區。為準確劃定危險區,依據歷史洪水淹沒退跡,對居住在危險區的群眾,鄉村干部逐戶發放撤離明白卡,逐片設立警示牌,逐路標注撤離路線,逐處設立安全區。全區共設立危險區510個,安全區600個,發放撤離明白卡43000份,標注撤離路線1200條,設立警示牌580處。四是全面落實基層山洪災害防御體系。突出落實了鄉鎮及村組的組織建設及山洪災害防御責任,明確各山洪災害易發區行政首長是山洪災害防御第一責任人,所有鄉、村干部都確定了聯系防范責任區;落實了干部防御責任,落實群眾轉移組織體系,確保人員安全;并把各級領導干部落實山洪災害防御工作的好壞納入到干部年度考核范疇,作為干部考核、獎罰的一個重要依據;建立了嚴格的山洪災害防御責任追究制。全區共建立山洪災害指揮部(所)479個,懸掛制度牌1350個。所有山洪災害易發區的鄉鎮都建立了鄉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組,黨員干部包農戶的"三包"責任制。五是層層制定山洪災害防御預案。區上及各鄉鎮已建立了一整套山洪災害防御預案,預案涉及山洪災害發生的條件、影響范圍、安全區域的劃分、人員緊急轉移安置方案、預案啟用條件及程序等各方面內容。各鄉鎮廣泛開展山洪災害防御預案的宣傳活動,組織干部群眾學習熟悉山洪災害防御預案,并依據山洪災害防御預案開展了防、搶、撤演練。六是健全山洪災害防御預警機制。針對山洪災害防御中存在的雨水情監測網站不足的薄弱環節,整合資源,挖掘現有設備潛力,集中力量,增設預警預報設施,全區建成了集信息采集、分析決策、預警發布于一體的山洪災害預警系統,現在全區基本建起了山洪災害防御體系,落實鄉、村、組預警員1800人,以確保及時預警。
2010年3月16日,省水利廳副廳長張玉忠一行7人赴我市檢查防汛準備工作和調研防汛體系建設時,對商州區山洪災害防治試點工作取得的成績給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贊揚,并要求在全市大力普及推廣,提高全市山洪災害防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