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農村社會保障
“我要問的是一個關于民生方面的問題。我在鎮安縣月河鎮太白廟村包了三戶貧困戶,其中一戶肖某,現年85歲,家庭兩口人,其兒子患腦梗癱瘓在床,無任何收入來源。其他兩戶也都是因病返貧,家庭狀況與肖某不差上下。像這樣的貧困戶,他們是否能享受農村低保政策?是否納入社會兜底范疇?如果不行,他們靠什么辦法解決脫貧?請民政局賈局長予以回答。”市人大常委會委員郭萬寶持續發問。
“這三戶都可以享受農村低保政策,但是按照你目前提供的情況來看,都不具備享受五保戶政策的條件,至于到底該享受那些政策,我們還要認真地進行入戶調查,根據戶籍狀況、家庭收入和家庭財產等情況,按照分類施保標準,確保符合條件的貧困戶享受國家低保政策。目前我市城市低保標準為425元/月.人,即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月人均純收入低于425元(含)的,即可申請享受城市低保;我市農村低保標準為每人每年2500元,即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年人均純收入低于2500元的,即可申請享受農村低保。”賈意有針對委員們的詢問,就民政在扶貧工作中的政策一一作了回答。
關注農村醫療救助
“請問衛計局,針對城鄉群眾因病致貧、因病返貧這一現象,都采取了哪些具體扶持措施?落實情況如何?”市人大常委會委員張建軍將社會關注度最高、群眾最關心的問題拋了出來。
“目前商洛市因病致貧、返貧的人口有4.2萬戶,13萬人,其中1.5萬人喪失勞動能力,我們主要做了4方面的工作,從預防、看病、用藥、報銷四個方面來落實這個健康扶貧的措施,在防病方面主要強化基本衛生服務,圍繞讓貧困對象預防為主,讓其不生病、少生病,得小病,得了病及時防治,保健全覆蓋,把貧困戶作為國家基本衛生服務的目標人群,按照人均45元的標準,落實專項資金……”。市衛計局長寒冰準備充分,回答流利。
凝心聚力促脫貧
這次專題詢問開門見山,直奔主題,經過了兩個半小
時緊張問答,共提出了16個問題,市人大常委會委員、來自基層的各位代表們分別針對貧困地區教育脫貧、就業扶貧、產業扶貧、醫療扶貧等一個個“熾熱”的問題,向市扶貧、財政、教育局、衛計局、民政局、人社局等12個部門一一展開詢問。每個問題都能緊密結合群眾切身利益,直擊問題要害,面對提問者的集體“發難”,政府各有關部門不回避、不推諉,坦誠回答。在專題詢問結束時,市政府副市長柳憲軍代表市政府作了表態發言,并對代表、委員在詢問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整改措施。會場氣氛緊張而又激烈,問答雙方都能夠坦誠相待,達成共識,凝心聚力助推我市脫貧攻堅工作。
“通過這次詢問,達到了溝通情況、探討問題、促進工作的效果。當然,專題詢問只是一種監督形式,真正目的要讓人大監督百姓關心的脫貧熱點、難點問題得到及時解決。”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楊長洲說,要充分運用好專題詢問成果,適時開展“回頭看”,對詢問中代表和委員“基本滿意”和“不滿意”的問題,會后要形成整改意見,及時匯報,確保脫貧攻堅任務如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