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何勇
經過全縣上下一年多的努力,洛南縣提出的“一個月理順信訪秩序,三個月規范信訪秩序,一年內基本解決信訪積案,全縣信訪問題總量、存量減少,積案下降,新案不增”的既定目標基本實現,信訪工作開創了“四降二升一好轉”的良好局面,實現了全縣信訪秩序的根本好轉。
加強領導,確保活動深入開展。去年6月以來,面對各類矛盾凸顯、信訪問題頻發、群眾呼吁公平正義的實際,洛南縣委、縣政府在多方深入調研的基礎上,果斷作出決策,組織9名縣級領導、11個信訪工作部145名專職信訪干部,部門、鎮辦1000余名包村干部組成“千人下訪”工作隊,帶法下鄉,攜案下訪,化解積案。他們采取領導包鎮、部門包村、干部包案,全民動員的方式,主動深入一線傾聽群眾呼聲,解決信訪問題,對全縣16個鎮辦243村(居)民事糾紛、信訪案件及矛盾糾紛進行集中化解。
領導掛帥牽頭抓總
縣上成立了信訪工作領導小組,由縣級領導負責全縣信訪問題的綜合協調、牽頭抓總,集體會商,避免政出多門,執行偏差的問題。他們從16個鎮辦、22個縣政府組成部門選出懂政策、懂法律,善做群眾工作的副科級以上領導干部進駐縣信訪大廳,代表本部門、本鎮辦、本單位調查處理信訪問題。司法、公安、法院也派出1名業務骨干,聘請了資深律師和3名人大代表掛牌成立了洛南縣人民調解委員會,為信訪人員提供法律咨詢、心理疏導和問題調解。同時,從緊缺的財政資金中籌集信訪疑難專項經費300萬元,用于積案化解。
深入基層化解積案
該縣堅持把“千人下訪”與“三嚴三實”“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相結合,堅持干部向一線傾斜,重心向基層轉移,變事后處理為事前防范,變被動應付為主動下訪,動員各級各部門千余名干部,進村入戶,深入田間地頭,聽民聲、察民情、訪民憂、解民困,真正把問題弄清楚,把情況搞明白,把影響和諧穩定的因素找出來,奮力筑牢維穩信訪工作防線。縣上對排查出的問題認真梳理,分門別類登記造冊,逐一落實包抓責任,按照“訴求合理的解決到位、訴求無理的思想教育到位、生活困難的幫扶救助到位、行為違法的依法處理”的原則,綜合運用法律、政策、經濟、行政等手段和教育、調解、疏導等辦法,下大氣力對全縣梳理出的“骨頭案”“釘子案”“老大難”信訪問題,有針對性的完善解決思路和措施,努力化解矛盾。縣委、縣政府專門下發文件,逐一落實包案縣級領導、落實主體責任單位,明確辦結時限,研究化解方案,確保問題及時得到解決。目前,全縣已排查各類矛盾糾紛1390件,化解1358件。270個“骨頭案”“釘子案”“老大難”案件已息訴罷訪229件,結案率達85%。基本實現了“70%問題在村組解決,25%在鎮辦解決,5%在縣上解決”的工作目標,從根本上促進了信訪秩序的持續好轉。
注重宣傳強化意識
洛南縣緊緊抓住學習宣傳《信訪條例》和《商洛市關于依法處置信訪活動中違法行為的實施意見》契機,全面加強信訪法律法規宣傳教育,努力在全社會營造信訪工作的良好法制環境。他們堅持普法宣傳和教育管理相結合,采取制作宣傳片、印發宣傳資料、懸掛橫幅、刷寫標語、設立咨詢服務站(點)、出動宣傳車、開辟新聞媒體專欄等靈活多樣的形式,積極開展了《信訪條例》進社區、進機關、進學校、進企業、進鄉村、進農戶“六進”活動,努力使《信訪條例》《商洛市關于依法處置信訪活動中違法行為的實施意見》家喻戶曉,深入人心。按照分層分級負責的原則,對縣直部門和鎮辦領導和專兼職信訪干部、村組干部進行法律法規集中學習培訓,舉辦知識競賽,全面提高各級干部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堅持正面引導和反面典型案例宣講相結合,堅持正面宣傳和依法依規打擊相結合的方式,先后依法處置了吳某等4起進京非訪,“8·24”攜尸鬧訪,“12·17”民工非法討薪等各類涉訪違法案件13起125人。其中,刑拘15人,治安拘留52人,警告、訓誡58人次,有效改變了群眾信“訪”不信“法”的現象,維護了法律尊嚴,規范了信訪秩序。
加強領導,確保活動深入開展。去年6月以來,面對各類矛盾凸顯、信訪問題頻發、群眾呼吁公平正義的實際,洛南縣委、縣政府在多方深入調研的基礎上,果斷作出決策,組織9名縣級領導、11個信訪工作部145名專職信訪干部,部門、鎮辦1000余名包村干部組成“千人下訪”工作隊,帶法下鄉,攜案下訪,化解積案。他們采取領導包鎮、部門包村、干部包案,全民動員的方式,主動深入一線傾聽群眾呼聲,解決信訪問題,對全縣16個鎮辦243村(居)民事糾紛、信訪案件及矛盾糾紛進行集中化解。
領導掛帥牽頭抓總
縣上成立了信訪工作領導小組,由縣級領導負責全縣信訪問題的綜合協調、牽頭抓總,集體會商,避免政出多門,執行偏差的問題。他們從16個鎮辦、22個縣政府組成部門選出懂政策、懂法律,善做群眾工作的副科級以上領導干部進駐縣信訪大廳,代表本部門、本鎮辦、本單位調查處理信訪問題。司法、公安、法院也派出1名業務骨干,聘請了資深律師和3名人大代表掛牌成立了洛南縣人民調解委員會,為信訪人員提供法律咨詢、心理疏導和問題調解。同時,從緊缺的財政資金中籌集信訪疑難專項經費300萬元,用于積案化解。
深入基層化解積案
該縣堅持把“千人下訪”與“三嚴三實”“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相結合,堅持干部向一線傾斜,重心向基層轉移,變事后處理為事前防范,變被動應付為主動下訪,動員各級各部門千余名干部,進村入戶,深入田間地頭,聽民聲、察民情、訪民憂、解民困,真正把問題弄清楚,把情況搞明白,把影響和諧穩定的因素找出來,奮力筑牢維穩信訪工作防線。縣上對排查出的問題認真梳理,分門別類登記造冊,逐一落實包抓責任,按照“訴求合理的解決到位、訴求無理的思想教育到位、生活困難的幫扶救助到位、行為違法的依法處理”的原則,綜合運用法律、政策、經濟、行政等手段和教育、調解、疏導等辦法,下大氣力對全縣梳理出的“骨頭案”“釘子案”“老大難”信訪問題,有針對性的完善解決思路和措施,努力化解矛盾。縣委、縣政府專門下發文件,逐一落實包案縣級領導、落實主體責任單位,明確辦結時限,研究化解方案,確保問題及時得到解決。目前,全縣已排查各類矛盾糾紛1390件,化解1358件。270個“骨頭案”“釘子案”“老大難”案件已息訴罷訪229件,結案率達85%。基本實現了“70%問題在村組解決,25%在鎮辦解決,5%在縣上解決”的工作目標,從根本上促進了信訪秩序的持續好轉。
注重宣傳強化意識
洛南縣緊緊抓住學習宣傳《信訪條例》和《商洛市關于依法處置信訪活動中違法行為的實施意見》契機,全面加強信訪法律法規宣傳教育,努力在全社會營造信訪工作的良好法制環境。他們堅持普法宣傳和教育管理相結合,采取制作宣傳片、印發宣傳資料、懸掛橫幅、刷寫標語、設立咨詢服務站(點)、出動宣傳車、開辟新聞媒體專欄等靈活多樣的形式,積極開展了《信訪條例》進社區、進機關、進學校、進企業、進鄉村、進農戶“六進”活動,努力使《信訪條例》《商洛市關于依法處置信訪活動中違法行為的實施意見》家喻戶曉,深入人心。按照分層分級負責的原則,對縣直部門和鎮辦領導和專兼職信訪干部、村組干部進行法律法規集中學習培訓,舉辦知識競賽,全面提高各級干部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堅持正面引導和反面典型案例宣講相結合,堅持正面宣傳和依法依規打擊相結合的方式,先后依法處置了吳某等4起進京非訪,“8·24”攜尸鬧訪,“12·17”民工非法討薪等各類涉訪違法案件13起125人。其中,刑拘15人,治安拘留52人,警告、訓誡58人次,有效改變了群眾信“訪”不信“法”的現象,維護了法律尊嚴,規范了信訪秩序。
- 相關閱讀
-
商洛市社區矯正執法檢查活動啟動
為進一步推動全市社區矯正執法規范化建設,提高社區矯正人員教育改造質量,確保社區矯正安全穩定,市司法局決定在全市集中開展社區矯正執法檢查活動。執法檢查活動從6月15日開始,用一個月時間,采取聽取匯報、查...
-
柞水計量檢定工作成效顯著
商洛之窗訊 今年以來,柞水縣質量技術檢測檢驗所狠抓隊伍建設,擴大服務領域,嚴格檢定程序,強化檢定舉措,營造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有效維護了群眾的切身利益,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是加強領導,夯實責任,實...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