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主題,特色工作亮點紛呈。始終緊扣團結民主兩大主題,致力加強宣傳,擴大交流,切實凝聚了共建幸福商洛的強大合力。一是各方聯系日益密切。始終堅持黨的領導,自覺與市委保持同心同向同行,市委及時研究解決政協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出臺支持政協履職的重要文件,為政協工作開展提供了堅強保障。主動加強與市人大、市政府、市紀委等各套班子的聯系,共同營造了團結和諧的濃厚政治氛圍。切實加強對縣區政協工作的指導,有效促進了全市政協工作的協調發展。二是交流聯誼更加廣泛。熱情接待陳宗興、徐匡迪和馬中平等全國政協、省政協及兄弟省市政協領導來商視察調研20多批次,得到各級領導充分肯定。組織駐商省政協委員和市政協主席會議成員,專題考察了渭南市渭河治理和文化旅游產業發展情況,形成的考察成果為我市丹江綜合治理和旅游產業發展提供了有益借鑒。圓滿承辦漢丹江流域城市政協聯系協作會第三次會議,就加強漢丹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和生態環境建設等重大問題形成提案材料15件,通過陜西、湖北、河南3省15市政協共同發聲,向全國政協提案委提交提案,有力促進了區域重大問題的解決。三是宣傳文史彰顯特色。致力擴大政協工作宣傳,《人民政協報》采用商洛政協信息10篇,整版報道了丹江流域綜合治理情況,《各界導報》設立商洛專版,集中報道商洛政協系統履職重大活動;全年在市以上媒體報道政協信息400余條,編發《商洛政協》6期、《商洛政協信息》66期,編播《政協委員談國是》電視節目4期、《提案追蹤》電臺欄目98期,拍攝提案辦理專題片6集,進一步擴大了政協工作的社會影響力。積極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有效發揮了“直通車”作用。扎實推進政協文史工作,編輯出版的《紅色商洛》、《商鞅與商洛》和《歷史時空中的商于》引起社會各界廣泛好評。
嚴格管理,自身建設全面加強。積極適應新形勢、新常態對人民政協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全面加強自身建設,著力提升履職能力,保證了各項工作正常高效開展。一是專題教育扎實有效,進一步鞏固和發展了市政協勤奮務實、干事創業、積極向上、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二是委員素質不斷提高,及時舉辦新任市政協委員培訓班,特別是與市委組織部聯合在浙江大學成功舉辦了市縣區政協主席、秘書長和市政協委室主任參加的人民政協理論與實踐專題培訓班。堅持政協常委年度述職制度,深入開展優秀市政協委員評選活動,有效激發了政協委員履職盡責的政治熱情。三是機關活力明顯增強,進一步鞏固了創先爭優、比學趕超的良好局面。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和市委實施辦法、十條意見,全面落實政協黨組和機關黨委的主體責任,壓縮機關“三公經費”,參與公務用車改革,完善機關各項制度,進一步提高了機關管理的規范化水平。充分發揮機關工、青、婦組織作用,營造了團結和諧、奮發向上的濃厚氛圍。 (何旭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