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安民(左一)帶領民警在林區勘察
商洛日報 - 商洛之窗訊 (文/圖 見習記者 董 楠 記者 李 亮)“一名合格的警察,就要俯首甘為孺子牛。”這是鄭安民經常掛在嘴上的一句話。今年53歲的鄭安民是軍人出身,是山陽縣森林公安分局副局長。
不怕吃苦樂奉獻
1984年10月,鄭安民被組織分配到基層森林公安派出所工作。當時森林公安剛組建不久,單位無住房,無交通工具,無通訊設施,辦公辦案條件極其艱苦,在許多人眼里這是一個苦差事,除了整天爬山涉水和木頭、動物打交道外,社會地位又低,工作生活條件又非常艱苦。他說:“這世上沒有一個工作是輕松容易的,更何況我們人民警察本就是要為老百姓服務的。”這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干勁,讓他和戰友們日夜奮戰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一干就是30年。他的足跡遍及全縣山山峁峁、溝溝岔岔。常年與大山為伍,與樹木為伴。憑借軍人的堅強品質,憑借對森林公安事業的無限熱愛,經過長年的磨練,逐漸脫穎而出成長為一名素質過硬、業務精通的行家里手和業務骨干,一步步由一名普通民警,逐步走向了副所長、所長和主管全縣涉林案件辦理的副局長。
千里追擊擒逃犯
2008年3月13日,山陽縣林業局接到群眾電話報稱:“葛條鄉龍山河村發生重大濫伐林木案件,要求查處。”經暗訪,民警查明了案情,縣林業局決定成立專案組,并抽調民警鄭安民、喻富強等迅速趕赴發案地展開偵查破案。而疑犯如驚弓之鳥,不斷改變逃亡路線,給民警的抓捕造成困難。為避免打草驚蛇,專案組決定選派一名技能精湛、業務素質過硬,既能擒獲犯罪嫌疑人,又能有效保護自己,實戰經驗豐富的民警前往藏匿地實施秘密監控任務。時任天橋森林公安派出所所長的鄭安民請纓而出。
鄭安民一身務工裝束,踏上了靈武市方圓20平方公里的漫長搜捕路。在三天的時間里,排查了十幾個工隊,餓了就吃方便面,嗓子發干就用礦泉水潤潤喉,累了就躺在沙漠上休息一會兒繼續前行,一連好幾天都沒有吃上一口熱飯,睡上一個好覺。由于過度勞累引發急性扁桃體發炎,高燒39度,但他拒絕住院,帶上西藥和備用干糧匆忙返回搜索地。時逢“5·12”大地震,當地余震不斷,他顧不得考慮自己的安危,心中只有一個堅定的信念,就是堅持、堅持、再堅持!早日將犯罪嫌疑人抓捕歸案。當增援的戰友在清水營煤礦與他會面后,看到他消瘦的面容,拖著疲憊有病的身軀仍堅持搜索犯罪嫌疑人時,十分心痛。通過長時間的打探和蹲點守候,終于將畏罪潛逃的犯罪嫌疑人劉某抓獲。至此,山陽縣“3·13“濫伐林木案件圓滿地畫上了句號。
無怨無悔作奉獻
2012年1月1日,鄭安民剛處理完一起非法持槍獵捕野生動物案,又獲悉途經山陽的一趟長途班車上拉運有大量的野生動物準備出售。警情就是命令,鄭安民既是指揮員,又是戰斗員,常常是通宵達旦、夜以繼日的開展偵破工作,克服路途遙遠、取證難、案情復雜、涉案人員較多、語言障礙等種種困難,始終咬緊各條線索和星星點點蛛絲馬跡,碾轉奔波于蘭州、臨夏、吳忠、成都、重慶、沙市等地,進行大量調查取證和追逃工作,行程3萬余公里。在重慶調查取證途中,由于急于趕路,加上長期疲勞,造成車翻人傷,有驚無險,無大礙后,他們相互苦中取樂,繼續踏上了追逃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