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加強對流動人口的宣傳教育工作。由于部分流動人口文化素質偏低,未婚比例較高,對于避孕知識所知有限,雖有避孕節育的需求,卻不掌握適宜的避孕方法,往往導致非意愿妊娠、生育。所以應充分利用社區內的教育資源和醫療資源,為流動人口提供與社區內常住居民同等的避孕節育、生殖健康咨詢服務。例如社區內的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的人口學校每月面向流動人口進行一次國情國策、政策法規宣傳;醫療機構和服務站為流動人口開展避孕節育、生殖健康等宣傳與咨詢服務;社區內建立流動人口“溫馨家園”,融宣傳教育、參加展覽、藥品發放、技術服務等多種功能于一體,通過宣傳教育和咨詢服務,使流動人口的生育觀念發生轉變,了解、掌握避孕節育科普知識,有效地減少非意愿妊娠。
6、關心流動人口的生產、生活、計劃生育問題。流動人口來到城市,面臨就業、生活等各種困難。因此,社區應努力對流動人口拓寬服務領域,幫助他們解決勞動就業、生活及計劃生育中的實際困難。在計劃生育服務方面,將流動人口納入社區計劃生育技術服務范圍,認真落實流動人口已婚育齡婦女的避孕節育措施,為她們提供免費孕檢,并主動與流出地取得聯系,為其出具孕檢證明,減少她們回鄉檢查的麻煩;在生活服務方面,主動幫助流動人口子女教育問題;在勞動就業方面,為流動人口提供就業信息,維護流動人口在勞動就業中的權利。通過周到細致的社會服務,幫助流動人口解決面臨的問題,保護他們的正當權力,滿足他們的合理需求,由此贏得流動人口的信任,自覺接受并積極配合計劃生育藥具管理和服務。
7、加強隨訪,跟蹤服務。為充分發揮避孕藥具在計劃生育工作中的服務效能,在做好流通過程中質量監測的同時,扎實做好計劃生育藥具的跟蹤服務工作:一是建立藥具使用隨訪制度,力爭對每個使用藥具的育齡群眾都進行跟蹤隨訪,并做好記錄,建立個人信息檔案;二是建立藥具使用信息反饋制度,及時收集使用不同藥具育齡群眾的意見,不斷改進服務;三是每年組織對育齡群眾使用藥具情況進行調查、研究分析問題,提出合理化建議和對策。
(姚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