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至20日,由省委網信辦 、陜西日報社主辦,陜西省新媒體聯合會、陜西傳媒網、商洛市委網信辦等承辦的“綠色發展看陜南—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網絡名人’陜南行”主題采訪活動”走進商洛進行采訪。
三天時間里,網絡名人們先后走進山陽、丹鳳、商南等縣,圍繞美麗鄉村、綠色產業、生態保護等方面進行采訪,深入農田、鄉村、產業園等地,零距離觀察農村新變化,感受改革開放40年來商洛農村發生的翻天覆地大變化。
10月18日,記者隨采訪組走進陜西的南大門—山陽縣漫川古鎮,這里既有北國風光,更具南國風情,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濃厚的文化底蘊,素有“南通吳楚、北連秦晉”的“水旱碼頭”之稱;走在悠長的石街上,兩旁古色古香的民宅小巧玲瓏,翹龍鳳角;古鎮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清代建筑鴛鴦雙戲樓,南樓為重檐,靈秀俊美、北樓為高挑檐,大氣沉穩,南北呼應交融,見證了古鎮歷史的變遷。
10月19日,記者隨采訪組走進丹鳳、商南、山陽三縣交匯處--商道竹林關,在觀景臺上看到丹江、銀花河在這里交匯、滬陜高速橫貫竹林關、江北新區陜南移民安置點高樓鱗次櫛比、古老的街道古色古香,文化積淀與現代文明在這里水乳交融,被譽為陜南集鎮建設的一顆明珠。
10月20日,記者隨采訪組走進位于商南縣油坊嶺村的萬畝生態茶園示范基地,步入園區,可以看到滿山遍野的茶樹苗煥發著勃勃生機,見到正在茶園里勞作的“工人”。茶園內柏油路、觀景臺、灌溉渠、驅蟲燈等基礎設施一應俱全。
網絡名人馮建喜告訴記者,商洛發展的主題就是綠色產業,這幾天走了商洛幾個縣,一個是南茶北移作出了很好的成效,茶葉產業發展的很好,在這方面是群眾致富的一個朝陽產業;另一個是狝猴桃、葡萄等近幾年發展的也不錯,這些綠色產業為群眾帶來了穩定的收入,為農民致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活動期間,網絡名人發布微博、微信,原創圖文、視頻千余篇,微博話題“網絡名人陜南行 綠色發展看陜南”閱讀量近3000萬,參與討論數達3141次,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商洛的歷史文化、自然風光、生態保護、脫貧攻堅和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等,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為進一步講好商洛故事、傳好商洛聲音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