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市中心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鄒龍
記者呂麗霞
“我是一名醫生,救死扶傷是我的職責,看病問診是我的任務,既然選擇這個職業,受苦受累我無怨無悔。我能做的就是扮演好自己的角色。”9月21日下午,在商洛市中心醫院消化內科主任辦公室里,鄒龍用他低沉的聲音道出心聲。那一刻,窗外天空湛藍,陽光燦爛,他原本樸實的形象瞬間高大起來。
做一名合格的醫生
鄒龍永遠都記得當年那個年輕生命從手邊滑走時的情形。那時他還是一名住院醫師,剛從大學象牙塔走出的他躊躇滿志,希望用自己所學干出一番事業。2001年,他接診了一名病人,那是一個19歲的女孩,因頭疼發燒住進醫院,住院診斷為病毒性腦炎,在他和同事的診治下,情況看似穩定了下來,不料數日后女孩突然離世,驚天的變故讓他無法接受,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他心情極為沉重。難過、自責、無力感之后,他意識到:人的生命太脆弱了,作為一名醫生,光有一肚子知識不行,還要將其運用到實踐中,充分地融會貫通;還要不斷學習,積累經驗,只有自己足夠強大,才能從死神手中搶回更多的生命。
從那以后,他抓住一切時間和機會學習,踏踏實實照管好每一位病人,遇到病人病情變化,及時匯總資料、分析病情,請示上級醫師并在其指導下妥善處理,絕不敢盲目自信,更不敢有一絲疏漏。那時,商洛的醫療條件較為落后,消化系統疾病病例積累少、認識不足,很多病人都分流到上級醫院。2005年,他爭取機會到西安交大第二附屬醫院消化內科進修學習,從理論知識到實踐操作以及知識體系建立,都有了前所未有的長進,也讓他積累了不少臨床診療經驗。2008年,醫院引進一套新的奧林巴斯消化內鏡診療設備,在交大二院王進海教授的指導下開展了全市第一例消化道息肉內鏡下治療手術。從那以后,消化道息肉手術由小到大、由易到難,治療技術逐漸成熟,并在此項技術的基礎上,成功開展了更高難度的手術,不斷縮小與國內先進內鏡診療技術之間的差距。
2015年中國癌癥統計顯示,消化系統惡性腫瘤占所有惡性腫瘤發病的一半,一名好的消化內科醫生,必須在這方面加強學習。2014年,醫院與西安交大醫學院合作,開展醫學在職研究生教育,經過慎重考慮,他選擇了陌生的腫瘤內科作為自己的研究方向,那幾年,科室里人員少,業務繁重,每天晚上9點之前幾乎沒有時間學習。為此他幾乎放棄了所有業余愛好,晚上忙完其他事就攤開書本,靜下心來學習,不知不覺就到了深夜。也就在那兩年,他通過了副主任醫師晉職考試和在職研究生全國統考,在專業領域不斷向精深發展。
當好一名學科帶頭人
2013年10月,消化內科建立獨立的病區,科室只有6名醫生,鄒龍任科室主任,也是學科帶頭人。他在醫學學習和研究的道路上披荊斬棘,引領著大家一路前行。
科室成立之初,形勢不容樂觀。消化內科的整體診療水平相對較差,但在商洛它卻是唯一的消化內科專科。一方面,科室整體的戰斗力還不夠強;另一方面,科室承載的壓力大、任務重,他們只能在基礎極差的情況下邊摸索邊加快步伐追趕。
那是鄒龍最艱難的一段日子,他密切關注國內大醫院同行新的技術進展及各自優勢,閱讀大量資料了解領域內的前沿知識;在人才極缺的情況下帶領大家開展手術,力爭在最短時間內樹立起消化內科的品牌。彼時內鏡治療剛剛起步,醫院給他們科室又配備了一套內鏡設備,他們充分發揮兩臺儀器作用,一臺進行內鏡檢查,一臺開展內鏡治療。漸漸地,他們開展的內鏡治療項目由于手術方便、對病人傷害小而受到病患歡迎。隨著技術水平的提高,他帶領大家開展更高難度的手術,如食管癌并食管狹窄的患者可以進行內鏡下擴張和放置支架治療;對于上消化出血的患者可以盡早進行內鏡檢查,明確出血原因,有的可以在內鏡下采取止血治療措施,大大提高了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救治成功率。他加強人才梯隊建設,鼓勵每一位醫師根據自己的特長選擇主攻方向,經常與年輕人交流,幫助他們制定學習計劃,明確目標任務,引導鼓勵大家積極向亞專科方向發展;每年派出醫生到北京、西安等大城市學習,讓每一位醫生都有機會掌握先進技術,了解更多的前沿知識。
在他們的努力下,一些消化系統疑難病得到明確診斷和有效治療。近幾年來,消化內科的名氣愈來愈大,一些病人慕名而來,或得到有效治療,或得到良好建議,患者再也不用動輒去外地四處求醫了。當好科室負責人如今,走進商洛市中心醫院消化內科,辦公室秩序井然,病房明亮干凈,醫生護士精神抖擻,對待病人和藹可親。誰也想不到,在短短的五年間,科室由最初的17名醫護人員發展到擁有28名醫護人員、年接診量1.2萬多人的大科室。
一個優秀的團隊,必有一個卓爾不凡的領導者。作為科室掌舵人,鄒龍考慮最多的是如何將這個團隊帶好,在醫院的支持下,他外出學習考察了臺灣、北京、南京等地大型三甲醫院科室先進的管理經驗,結合科室實際制定科學合理的考核辦法,激勵大家的工作積極性,提高醫療水平;同時,以醫院創三甲為契機,建立健全科室工作制度,落實制度要求,明確醫生、護士崗位職責,完善監督評價體系,使科室管理更規范、更嚴格,保障患者的就醫質量及醫療安全。
溫情地為患者服務方面,他以身作則,走在最前面。曾多次為逃費病患自掏腰包墊資付醫藥費,也曾平靜面對病人家屬的責罵苦口婆心地勸導他們選擇最佳治療方案,也曾用他多為病患考慮的良苦用心將一個個病人變成了朋友。在他的感召下,科室醫護人員對病患服務越來越貼心。
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醫學路漫漫,鄒龍正以他堅韌不拔的精神,用他扮演好自己不同角色的責任心,奮勇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