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李楓 記者 柯巖)今年以來,市農業部門認真貫徹落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積極兌現承諾,采取五條措施狠抓落實,全力支持鎮安縣率先脫貧摘帽。
市農業局強化組織領導,夯實工作責任。召開黨組會、局務會,對支持鎮安縣承諾事項進行認真研究和安排部署。6月6日印發了《關于支持鎮安縣脫貧摘帽承諾事項任務分工的通知》,明確牽頭領導、責任科室、責任單位以及辦理時限。8月1日印發《關于報送支持鎮安縣脫貧摘帽工作進展情況的通知》,開展督導檢查,確保各項工作有序推進。
積極匯報爭取,加大扶持投入。向省農業廳領導匯報,為鎮安縣爭取扶持資金4561萬元,其中省級農業產業幫扶資金700萬元、農業產業幫扶村集體經濟組織資金200萬元、食用菌產業特色小鎮項目資金1000萬元、寧商協作資金1440萬元、農業保險資金1103萬元、省級農業財政專項資金118萬元。落實3家保險機構在鎮安縣開展茶葉低溫氣象指數保險創新項目試點,為茶農降損增收保駕護航。
狠抓培訓提升,培育帶貧主體。相繼舉辦全市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培訓班,培訓鎮安縣15個鎮辦黨政負責人、90個退出村大學生工作者及縣產改辦主任等120多人,組織鎮安縣96名農業干部、龍頭企業、合作社負責人參加了國省市舉辦的農村電子商務、茶園機械化管理、食品安全、農業農村創業創新、農業產業化等培訓,提高政策水平和脫貧能力。受理鎮安縣申報市級現代農業園區2個、市級龍頭企業2個、市級家庭農場1個、農民專業合作社1個,培育新型職業農民190人。
強化政策指導,促進村集體經濟培育。擬定了《商洛市貧困村集體經濟退出認定辦法》,編印了《商洛市農村集體產權制度(三變)改革政策文件匯編》《典型案例匯編》和《清產核資流程圖》,指導鎮安縣完成清產核資150個村,完成成員身份界定54個村,完成股權量化32個村,成立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并申領登記證書150個村,建成縣級農村產權交易中心,開展交易136宗,涉及土地面積6.03萬畝,成交金額220萬元。
強化品牌創建,推進產銷對接。推薦鎮安縣達仁鎮象園村成功晉級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先后組織鎮安縣盛華茶葉公司、華興公司等8家龍頭企業,精選茶葉、魔芋、食用菌等20多個特色農產品,相繼參加了2018年首場貧困地區農產品產銷對接活動、第二屆中國國際茶博會、東北茶博會、南京電商扶貧展、第三屆國際智慧農業博覽會等,全面拓展鎮安縣農產品銷售市場,有效提升了扶貧產業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