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房小平)5月份,市政協機關包扶村由商南縣過風樓鎮白玉溝村調整到金絲峽鎮深度貧困村興隆村。市政協領導高度重視,委派專人及時對接,深入了解村情概況,通過走訪、座談、入戶了解、廣泛聽取黨員、群眾、兩委班子的意見和建議,針對興隆村109戶384人深度貧困的現狀,及時成立工作隊,選派能力強、素質高的干部駐村開展幫扶,扎實有效推進貧困村脫貧攻堅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
制定計劃,精準施策。根據興隆村立地條件差,山大溝深,歷史發展欠賬多,區位優勢不明顯,資源短缺,土地貧瘠匱乏,主導產業不明晰,發展后勁不足,群眾觀念滯后的情況,市政協副主席熊道宇和秘書長王德文與鎮、村干部召開座談會,聽取黨員和群眾代表的意見建議,形成共識、統一思想、因戶因人施策。制定年度工作計劃,進一步明確幫扶工作任務,落實幫扶措施。落實干部幫扶責任到人,興隆村109戶384人,由秘書長包扶4戶,縣級干部包扶3戶,科級包扶兩戶,與金絲峽管委會形成聯戶、聯幫、聯扶的三聯2+1幫扶模式。
保障有力,健全機制。按照主席會議要求和駐村工作隊管理辦法,堅持每月工作隊駐村不少于22天,幫扶干部每月不少于兩次入戶開展幫扶工作,實行駐村工作隊幫扶工作日志管理,干部入戶簽到工作檔案痕跡管理,形成制度化、常態化,月通報、季考核、年獎懲。相對固定車輛,提供工作方便,解決了駐村工作隊日常生活的后顧之憂,確保了選得出、派得下,留得住,用情幫。
協調項目,爭取資金。6月份由分管主席牽頭,秘書長和工作隊長參與,協調對接項目的謀劃、申報,對接對應的單位,先后和市農業局、市水務局、市林業局多次磋商,為興隆村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初步擬定投資110萬元,協調市林業局為貧困戶產業幫扶配股資金50萬元,分兩期撥付,每次25萬元;爭取市水務局水利改造基金10萬元,協調水毀河堤治理資金30萬元;協調市農業局產業配套資金20萬元。
多措并舉,助力脫貧。規范四支隊伍例會工作制度,每周一召開例會,對上周工作進行總結、點評,安排本周工作,形成制度化和常態化。規范資料檔案,強化幫扶干部政策培訓,對戶檔、村檔進行全面梳理規整,對109戶貧困戶檔案逐戶逐項,一一核實,對標對表,對卡對薄,要求邏輯對應關系要一致、國標與貧困戶信息一致、幫扶措施與成效一致、戶檔與村檔一致。參與組織開展了興隆村“十星級文明戶”“五美家庭”評選活動,道德講堂開講兩次,組織道德評議會6次;參與組織興隆村開展系列扶智扶志活動,文藝演出1次,全村宣講兩次,入組宣講8次,入戶宣講200多人次。細化量化幫扶單位計劃承諾幫扶事項,列出幫扶責任清單,明確任務目標,細化分解到月,量化分解到人,截至6月底,已完成八項。全程參與7月6日九三學社中央專家組來興隆村調研。科管產業,保障增收,對村現有主導產業葛根基地和菊花基地,進行科學管理,具體由村副主任主抓,監委會主任協助,動員全村群眾參與,公平公開競爭基地科管,明確任務時效,強化技術指導,科管項目內容,確保兩個基地年度項目實施有效果、增收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