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律師,你好。我是商洛市人民檢察院公訴處的辦案檢察官。你代理的周某受賄一案已進入審查起訴階段,你可以到院里來當面口頭提出意見或者把意見以書面形式快遞過來……”近日,王律師接到了市檢察院公訴處案件承辦檢察官打來的聽取辯護意見電話,在覺得驚喜的同時,又有點小感動,檢察院越來越主動了,檢律關系真的是越來越和諧了。
近年來,市檢察院公訴處在改善律檢關系方面,不斷做出有益嘗試,檢律之間互動越來越有序,溝通越來越順暢,檢律關系越來越和諧。
轉變理念,增強檢律互信。認真組織全市公訴干警深入學習《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依法保障律師執業權利的規定》以及《陜西省檢察機關依法保障律師執業權利實施辦法》,引導公訴干警在司法理念上確立檢察官和律師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捍衛者,是法律職業共同體的重要組成部分,不斷增強檢律新型互信,自覺尊重、支持和保障律師的各項執業權利,應做到“對抗而不對立,交鋒而不交惡”。
解決“三難”,實現律檢共贏。一是依托電子卷宗,閱卷律師無需預約等待,實現了“零障礙”閱卷。二是堅持及時告知犯罪嫌疑人有委托辯護人或申請法律援助的權利,保證律師依法介入刑事案件;依法保障律師的申請調取證據等權利。三是重視律師意見。案件承辦人將疑難復雜案件的辯護人意見反饋給檢委會研究。在案件起訴時,將辯護人提交的法律意見表等材料附卷一并提交法院。四是關注特殊群體。對于犯罪嫌疑人屬于盲、聾、啞人或未成年人或是家庭經濟困難等特殊情況又沒有委托辯護人的,公訴處及時通知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指派法律援助律師。重視法律援助律師提出的家庭經濟困難、未成年等因素,綜合考慮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相統一,以量刑建議的方式向法院提出酌情從輕處理意見。
暢通渠道,密切檢律互動。公訴處主動邀請全市律所召開依法保障律師執業權利座談會,針對與會律師就公訴環節保障律師執業權方面存在的不足,一一整改,落實,并及時反饋給律師。同時,該處還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群等新媒體,與律師進行廣泛友好交流,實現了檢律的良性互動。 (張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