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市直部門 ? 精彩瞬間 |
總結經驗教訓 強化規范管理 |
鎮安全面做好社會救助工作 |
http://www.dentiste-levallois-perret.com 2015-12-25 09:03:30 商洛日報 - 商洛之窗 |
|
加強動態管理,搞好城市低保復查。今年3月份,根據《商洛市最低生活保障對象管理實施細則》規定,結合實際,制定出臺了《鎮安縣城市低保復查實施方案》,成立了城市低保復查工作組,聯合各鎮(辦),從3月20日開始,利用4個月的時間,按照家庭人口、家庭收入、家庭財產三個要件,對在冊城市低保對象進行了一次全面的“回頭望”,復查工作做到社區不漏組、組不漏戶、戶不漏人,復查面達到100%。共取消了198戶668人的保障資格,對82戶家庭成員死亡或戶口轉移的,降低了低保補助標準,對97戶家庭成員有增加或家庭收入低的,提高了保障金。通過復查,做到了保障對象有進有出、保障標準有升有降。
加大管理力度,提高五保工作水平。一是嚴格執行五保供養標準,將集中供養人員生活補助由5000元提高到了6000元,分散五保人員生活補助由4760元提高到了5500元;二是加強敬老院建設,新建設了木王、米糧、鐵廠、關坪河4個敬老院,并投入了運營;三是加強敬老院管理。7月份,民政局成立5個檢查組,對全縣15個敬老院安全管理進行了全面檢查,針對所發現問題,向當地鎮人民政府下達了限期整改通知。8月份又下發了《關于加強五保對象汛期安全管理工作的緊急通知》,制定出臺了《鎮安縣敬老院管理制度和管理人員崗位職責(試行)》,下撥農村敬老院修繕資金46萬元,主要用于敬老院安全設施建設。同時,我們計劃在4季度,利用3個月的時間,對全縣五保對象進行一次全面復查,逐戶登記審核、建檔立卡,做到“應保盡保”。
通過一年多堅持不懈的努力,該縣的社會救助工作實現了“四個轉變”,即在管理方式上,實現了從粗放型到精細化的轉變;在救助對象確定上,實現了從群體化到精準化的轉變;在救助程序上,實現了從簡單化到規范化的轉變;在救助資金發放上,實現了從單一化到社會化的轉變。總結經驗,主要得益于以下幾方面措施:
領導重視是關鍵。社會救助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只有領導重視了、關心了,才能組織、協調、調動一切社會資源,形成合力,從而保證工作的順利開展。該縣在農村低保整治過程中,縣委、縣政府下發了《關于開展涉農資金專項檢查的緊急通知》,抽調縣級部門130多人組成19個工作隊,深入村組幫助搞好整治工作;廢除了“產業保”“項目保”的會議紀要和決定;將12名退伍軍人安置到鎮民政辦,充實了基層工作力量;按政策規定如數安排了低保資金和工作經費。由于領導重視,為我們開展工作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
政策宣傳是前提。過去,由于政策宣傳沒到位,部分群眾、甚至干部對城鄉低保保障條件、申請審核程序,一知半解,錯誤認為低保金是福利,人人都可以享受,不要白不要,更有甚者因不符合低保條件,被取消低保資格的群眾,一時不理解,到縣政府、民政局上訪、鬧事。對此,在城鄉低保整治中,該縣做到宣傳先行,一方面發揮新聞媒體、政府網站的輿論引導作用,著力宣傳國務院45號文件和《社會救助暫行辦法》、省政府42號文件精神,不斷提高社會救助政策的知曉率。另一方面印刷各類宣傳品,強化對政策的宣傳。縣局印制6萬冊《農村低保知識問答》、柴坪鎮印制的《明白卡》、廟溝鎮印制的《致全鎮村民的一封信》等等。通過輿論宣傳,群眾對低保政策清楚了、理解了,怨聲小了,意見少了。
規范操作是保證。要把各項社會救助政策貫徹好、落實好,沒有一套規范的工作程序做保障,是很難實現政策設計的初衷。原來該縣的農村低保工作之所以出現問題,根源就在于群眾評議環節流于形式,鎮政府審核程序走了過場,誰享受低保由幾個村干部說了算,導致政策落實不到位。在整治過程中,通過試點總結出來了“四個環節十二個步驟”的操作程序后,大大提高了低保對象的準確率,工作得到了廣大群眾的認可。同時,通過規范運作,進一步夯實了各級各部門的主體責任。經驗教訓證實,只有規范操作,才能堵塞漏洞,才能做到公正、公平,才能取得好的社會效果。 |
|
|
相關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