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攝影新視野  ?  主題攝影
老照片里的年味
http://www.dentiste-levallois-perret.com  2015-02-12 16:58:43  新浪

 1.jpg

  春節是農耕文明下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一個節日,起源于虞舜時期。此后幾千年,每逢歲末,中國人就以祭灶、除塵、祭祖、貼門神、貼春聯、守歲、放鞭炮等形式辭舊迎新。圖為上世紀20年代,為迎接春節,北京街頭買年貨的人們。供圖:CFP

2.jpg

  1912年,中華民國宣布改公歷1月1日為“新年”。1914年,經袁世凱批準,定陰歷元旦為春節。圖為上世紀40年代,南京夫子廟,逛廟會的人們。供圖:CFP

3.jpg

  1928年,國民政府表面上完成了統一。此時,政府認為新舊歷并存會“貽笑列邦”,欲徹底廢除舊歷,以顯示其“革命”的決心。于是不論是除夕還是大年初一,政府各個機構都要正常上班。圖為上世紀40年代,春節期間踩高蹺的人們。供圖:CFP

4.jpg

  1928年5月,國民政府內政部提出《實行廢除舊歷普用國歷案》,規定“除國歷規定者外,對于舊歷節令,一律不準循俗放假”。圖為上世紀40年代,過年時,長輩給孩子們發紅包。供圖:CFP

5.jpg

  直到1934年初,南京國民政府才停止了強制廢除陰歷,不得不承認“對于舊歷年關,除公務機關,民間習俗不宜過于干涉”。圖為上世紀50年代,香港,春節時舞龍的孩子們。供圖:CFP

6.jpg

  新中國成立之初,春節期間的文娛節目被涂抹上了濃重的政治色彩。各廠礦機關都要舉辦文藝晚會,郊縣文化館則有豐富多彩的群眾文藝演出。圖為1956年春節,房山縣水電發電,村民們在聽收音機。

7.jpg

  大躍進期間,“能不回家就不回家”成為普遍的共識和宣傳口號,煤礦、水利工程、機關部門是貫徹得最為徹底的行業。圖為1959年,南京市燕子磯公社書記春節到農家拜年。農家正在貼具有時代特色的春聯。攝影:曉莊

8.jpg

五六十年代,人們這樣向父母拜年:“爸爸同志、媽媽同志,春節好!”圖為1959年,圍坐在一起吃團圓飯的一家人。供圖:CFP

9.jpg

  五十年代過春節,幾斤肉、一只雞、一條魚,加上點青菜、豆腐,已經夠一家人吃幾天的了。圖為1959年,臺江食雜公司,賣年糖年餅的攤位,這些商品只有在春節期間才有的賣。攝影:楊北釗/CFP

10.jpg

  集體性是六十年代春節的特征。單位發票看電影、操辦游藝會、團拜,街道統一發票證、購貨本,組織打掃衛生。圖為1960年1月,北京廠甸,人們在春節市場中選購年貨。供圖:FOTOE

11.jpg

  1967年,國務院發出了“今年春節不放假”的通知,中國自此進入“革命化的春節”。圖為文革期間,廣東省羅定縣扶合公社旗垌大隊革委會在解放軍支左人員幫助下,舉辦了“破舊立新迎春節”婦女毛澤東思想學習班。直到1980年,春節放假制度才全面回歸。

12.jpg

  70年代末、80年代初,人們的消費主題依然是“排隊”。要想吃一頓稍好一點兒的年夜飯,對大人小孩都有許多要求:好身體、好耐心、早起床等。圖為1984年春節前夕,居民在杭州市章家橋菜市場前排隊買菜。

13.jpg

  隨著改革的深入,社會物質逐漸豐富起來,圖為1982年春節期間,特級售貨員張秉貴在王府井百貨大樓糖果組柜臺服務。攝影:楊紹明/新華社

14.jpg

  1985年春節前夕,湖南省益陽市大橋農貿市場各種農副產品十分豐富,平均每天成交額達4萬多元。這是蔬菜區一角。攝影:寧光前/新華社

15.jpg

  1986年2月7日,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郝建秀(中)和全國總工會副主席羅干(右一),到北京崇文門菜市場慰問商業職工,和他們一起站柜臺買年貨。攝影:王光祿/新華社

16.jpg

  1987年1月,春節前夕,北京農展館舉辦農副產品展銷會,人們排長隊買江西產的四特酒,經過長時間排隊,這幾個年輕人終于買到了。攝影:蔣鐸/CFP

17.jpg

  春節穿新衣。上海南京路,春節前夕顯得格外繁榮。圖為上海最大的百貨公司——第一百貨商店里,顧客在挑選新年新衣。攝影:楊溥濤/新華社

18.jpg

  八十年代,冰箱、洗衣機、電視走進了人們的生活。圖為1988年2月初,隨著春節的臨近,在武漢中心百貨大樓,前來選購電視機的人群擠滿了大廳。攝影:周國強/CFP

19.jpg

  吃穿之外,便是民俗。北方從臘月二十三開始到正月十五,幾乎每天都有特定的風俗。而逛廟會則是北京舊時過年的主要習俗。圖為1985年北京地壇廟會上。老阿/CFP

20.jpg

  1980年,北京,農民踩高蹺來迎接春節。舊時,高蹺會一般由群眾自發組織,正月十一、十二開始踩街,正月十五正式上街,十八結束。在過會時,沿途的大商號在門前設八仙桌,擺上茶水、點心,放鞭炮道辛苦,表示慰勞。

21.jpg

  1985年春節,廟會上演員表演數來寶。攝影:許林/CFP

22.jpg

  1985年春節,遼寧營口農民的節目表演。

23.jpg

  1988年,河南揚集的鞭炮市場。爆竹聲中一歲除。關于爆竹的傳說很多,其中之一是:很久以前,每年農歷除夕的晚上會出現一種叫“年”的猛獸,為了嚇退這種猛獸,人們便燃放鞭炮。攝影:于志新/CFP

24.jpg

  如今,每逢春節,數以億計的人們從工作地回到家鄉,就是為了跟家人吃一頓團圓飯。圖為1983年,張海迪在山東聊城家中和父母姐妹包餃子過新年。北方除夕夜多包餃子吃,以諧音取“更歲交子”之意。攝影:劉全聚/CFP

25.jpg

  1983年,中央電視臺舉辦了第一屆春晚,從此,看春晚成為中國人過春節的又一個傳統。春晚主持人的面孔也一直是人們春節期間的熱門話題。圖為1992年,央視春晚彩排現場,主持人趙忠祥、倪萍和楊瀾(左)。攝影:王文瀾/CFP

26.jpg

  很早開始,小品就成為央視春晚語言類節目的主打節目。圖為1996年,央視春晚彩排現場,小品演員趙麗蓉和鞏漢林,他們當年表演的小品名為《打工奇遇》。攝影:王文瀾/CFP

27.jpg

  從1990年開始,趙本山就成為央視春晚的一個標志性符號,直到2011年最后一次參加春晚,整整22年里他只缺席了1994年一屆。圖為1998年,央視春節聯歡晚會彩排現場,趙本山、范偉和高秀敏正在表演《拜年》。攝影:王文瀾/CFP

 

收藏文章
編輯:李少虎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里番acg全彩| japanese日本熟妇多毛| 欧美乱妇狂野欧美在线视频| 免费人成激情视频在线观看冫| 被民工蹂躏的雯雅婷| 国产狂喷潮在线观看| 91秒拍国产福利一区| 天天爱天天做天天爽天天躁| 东北壮汉gayxxxvideo| 日本dhxxxxxdh14日本| 久久精品男人影院|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综合|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久久| 99re99.nat| 婷婷久久香蕉五月综合加勒比|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网址|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99| 亚洲一级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特黄一免在线观看| 亚洲高清成人欧美动作片| 竹菊影视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 好爽又高潮了毛片免费下载|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观看网| 污网站在线免费观看| 日韩综合第一页|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普通话| av片在线观看永久免费| 宝贝过来趴好张开腿让我看看|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人妻少妇| 日本videoshd高清黑人|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亚洲AV| 日韩视频中文字幕专区| 亚洲av午夜成人片精品网站| 痴汉の电梯在线播放| 午夜无码伦费影视在线观看|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免费视频| 国产乱了真实在线观看| 青青青国产视频| 国产区香蕉精品系列在线观看不卡 | 狠狠色综合网久久久久久| 免费欧洲毛片**老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