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回顧
今年,陜西師范大學的毛筆手寫錄取通知書走紅網絡,被譽為“最值得珍藏的錄取通知書”。錄取通知書由該校的8位老教授親筆書寫,他們為4000多名學子一筆一劃地填寫姓名和錄取專業。有網友稱,這是中國內地唯一一個用毛筆填寫通知書的高校。
今年,各高校錄取通知書頻頻打破傳統形式,比拼創意和學校文化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除了毛筆填寫錄取通知書,還出現了被網友稱為“文藝范兒”、“賣萌”等各種新形式。
文藝與科技混搭
二維碼搭上錄取通知書
今年,復旦大學寄出的錄取通知書附有一本手繪的《復旦生活指南》,內有復旦校園地圖、周邊公交、周邊美食等生活信息,共20多頁,色彩鮮艷,新生們很容易看懂,被網友評為“最賣萌”的通知書。
隨著智能手機和二維碼技術的普及,華中科技大學、西南政法大學等一些學校在通知書上印了二維碼,新生們只需用手機掃一下,班級、宿舍號、室友名字等相關信息就一目了然了。
新生們拿到錄取通知書,第一眼看樣式,第二眼便是細看里面的內容了。今年,上海交通大學的錄取通知書里就附有該校校長、中科院院士張杰親筆書寫的“勵志信”,從師長的角度,告訴新生們應如何度過大學四年的生活。
每個學校的錄取通知書里都少不了對學校的介紹,鄭州大學的新生們今年都被通知書上的《鄭大賦》所吸引,該賦由黃帝祭祖大典祭文起草者、鄭州大學文學院教授王保國創作,由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鄭州大學美術學院院長張海親筆書寫。《鄭大賦》介紹了鄭大的校園環境、人文底蘊和精神追求,這封錄取通知書不光展現了鄭大獨特的人文情懷,還讓不少新生感嘆:“太驚喜了!”
“批準”一詞用了幾十年
固定模式措辭顯死板
近些年,我國內地高校的錄取通知書樣式不斷翻新,但通知書上常有句“老話”:“經×××高校招生委員會批準,你被錄取到某某院系。”
即便是被譽為“最值得珍藏的錄取通知書”,陜西師大與其他高校的錄取通知書在內容上卻相差無幾,僅有“經省高招辦批準,你被我校某學院某專業錄取,請于某月某日到我校報到”寥寥數筆。我們在贊揚毛筆填寫錄取通知書的同時,卻忽視了這種沿襲幾十年固定模式的缺陷。
耶魯、哈佛等海外名校的錄取通知書常為一封祝賀信,上面印有校徽或者校長的簽名。前不久,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袁京雨同學收到了美國耶魯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全文如下:“首先,祝賀你被耶魯大學錄取,正式成為我校新生。向你宣布這條消息絕對是我工作中最愉快的部分。我為能向你發出邀請而感到無比榮幸。當然,你也應該有充分的理由為被耶魯錄取而感到驕傲,我也知道耶魯大學會因為有你的存在而變得更有活力。我和你一樣因為能為耶魯大學作出自己的貢獻而感到十分的激動。再次歡迎你加入我們!耶魯歡迎你!”
哈佛女孩劉亦婷曾經公開展示過自己的錄取通知書,校方不惜用“杰出”、“非凡”等詞稱贊劉亦婷,還寫明了錄取比例和她被錄取的原因。與我國錄取通知書上的“老話”相比,一些網友認為美國高校的錄取通知書的內容更有人情味兒。
在日本,如果考生成績合格,靜岡大學就會在錄取通知書上寫“征服富士山峰”,早稻田大學則是“稻子結穗”,這樣獨具特色的措辭,有沒有讓你感到眼前一亮?
相關鏈接
我國曾發放
“未被錄取通知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