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來了,到現在還不走,留下了眾多不靠譜。手里沒有余錢的,在奔向小康的羊腸小道上,繼續為車為房奔波努力著;有些余錢的同志們拿著資金,不知道該投向何處。房地產雖說開始了“雙漲”,但是占用資金太大,而且隨著國家繼續調控,前景并不是非常明朗;股市雖然成功收復2100點,但是2000點的爭霸戰依然讓人心有余悸。回頭看看藝術品市場,也是哀鴻一片。不過仔細一看,原來藝術品市場的拍賣,目前是冰火兩重天:多年前當“爹”的藝術家的作品大部分跌了,還沒當“爹”或者剛當“爹”的藝術家大多數沒“爹”,反而漲了。換句話說,就是年輕藝術家的作品在藝術品市場中不跌反漲。
這其實正符合目前抄底購買藝術品的買主們的意愿。很多持幣觀望的準收藏家們心驚膽顫的看著拍賣數據,低投入、低風險、高回報應該是大家的共同愿望。年輕藝術家的作品不過幾千到幾萬元,投資不大,再過幾年,他們一旦成為大腕,10倍以上回報并不是奢望。
但這需要眼力。什么樣的年輕人才具有成名成腕的潛力呢?
這樣的藝術家有潛力
為了方便大家記憶,在采訪了眾多有過收藏、投資經歷的人之后,我們將具有潛力的藝術家的特點總結為4個字:科學民主。就是傳說中的“德先生”與“賽先生”。
首先,這位藝術家必須是“ 科班出身”。 所謂藝術,無非就是思想與技術的結合,只有技術過關了,才能談得上思想。這就需要藝術家必須在各大美院或者各大院校的美術專業系統學習過,技術上可以過得了關。注意不要只看“美院”而忽略了“其他院校美術專業”,方力鈞就是某師范大學美術系畢業的,但這不妨礙他的“科班出身”。還要仔細辨認進修生,沒接觸過美術的,就算去長江商學院進修,也不能算科班出身。
第二,要“熱愛學習”。這里的學習,不是指繪畫本身,更多的意思是指其他方面,就是上段提到的“思想”。如果這個藝術家熱愛文學、歷史,還熱愛一點哲學,簡直就潛力無窮了。一個只會畫畫,別的什么都不懂的藝術家是不能被稱為“藝術家”的,他和手工業工人沒兩樣,就算畫得再精致,也和沒貼Hermes標簽的代工產品一樣,不具收藏價值。
第三,要有一定的人喜歡,就是要“受到人民的歡迎”。這一點最好掌握,一定要買自己喜歡的畫。因為你喜歡的東西,一定會有其他人喜歡;你不喜歡的東西,不一定會有其他人喜歡。藝術品是用來欣賞的,如果只是為了升值,真的不如買股票劃得來。買了自己喜歡的作品,掛在墻上,升值了,心里舒坦,萬一沒升值,至少眼睛舒服。
第四,能夠堅持,有“主要的”創作風格。每個成功藝術家都有自己最易辨識度的風格,比如方力鈞的光頭、岳敏君的大笑、曾梵志的面具和亂草,都是他們長期堅持的主要風格。如果一個年輕藝術家,一會兒畫抽象,一會兒畫寫實,他有極大的嫌疑是為了“賣錢”而畫畫。如果沒賣出錢來,他有可能改行去做其他掙錢的工作。他還沒出名就轉行了,您買到的作品多半會砸在自己手里。
就這四條,是不是很亂?不過我們給你總結了一下,每條挑出一個字來:科學民主。這下好記了吧?如果一個藝術家完全符合這一條,那恭喜您,下手吧,絕對不會晚。
到畫廊買
我們知道選擇了藝術家的標準之后,就可以開始選擇藝術家購買了。首選當然是畫廊,因為畫廊早按上述標準為你選過藝術家了。被畫廊簽約的年輕藝術家就像是剛IPO的股票,嶄新的還帶著包裝盒的味兒。而且畫廊至少會給收藏家托住底兒,他們可不愿剛發行的“股票”一路跌下去。不過,畫廊也是良莠不齊,到畫廊去選擇藝術家,就和選擇股票一樣,一定要看看他們從前的業績,有沒有成功推出過優秀的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