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西方萬圣節來到,又一批驚悚片“趁節打劫”。
但是觀眾的受驚底限已經被培養得很高,目前缺乏新的嚇人招數,驚悚片出現疲軟。目前只有3部國產的《冷瞳》、《詭嬰吉咪》、《制服》相繼上映,而講述吸血鬼故事的好萊塢3D動畫片《精靈旅社》也來擠這個檔。驚悚片仍然是國內投資回報率最高的電影,目前在大批影視人的挖掘下,盜墓題材開始升溫,除了《盜墓筆記》、《鬼吹燈》這些小說改編的外,原創的陜西盜墓題材開始成為驚悚片的新金礦。
>>信任危機 驚悚片尋新金礦
驚悚片全球通行,性價比最高,這是今年影視圈最關注的現象。在國外,《人類清除計劃》、《鬼屋大電影》、《鬼玩人》、《黑暗天際》、《招魂》,這些電影的共同點是:成本幾乎都沒有超過500萬美元,卻收回了幾倍、甚至二十倍的票房回報。“投資回報率”排名第一的《人類清除計劃》于今年6月7日在北美上映,僅用300萬美元的電影投資,就在全球狂攬8100萬美元的票房。
這種狀況在中國也一樣,驚悚片是最賺錢的類型片。今年每個月都有驚悚片上映,還開發出清明節和萬圣節兩個檔期。這類電影吸引人都是不靠大腕靠劇情,因此在投資上相對較小,多數影片能取得2000萬至3000萬元的票房。不過到今年,情況發生變化,本月上映的《禁忌游戲之迷藏》和《封門詭影》,雷聲大雨點小,紛紛被觀眾吐槽,隨后都被其他電影擠下檔。國產驚悚片這一類型已經遭遇信任危機,近年國內驚悚片題材同質化嚴重,泛濫粗糙的故事模式令國產驚悚片口碑每況愈下,已經成為“爛片”的代名詞。
影視策劃人肖先生說,“很多驚悚片基本都是胡拼亂湊,男的長發掩面,一襲白衣,女的都變貞子。動不動就是‘床下有人’,有的整張面膜敷在臉上就出來嚇人,現在觀眾見的面膜女還少嗎?”肖先生說前幾天有部驚悚片在鄭州做活動,遭遇觀眾扔雞蛋。這些都說明,驚悚片需要升級換代,尋找新的嚇人招數。
>>接踵而至 陜西盜墓題材走紅
盜墓,成為驚悚片新的探尋點。現在終于“挖”到陜西來了。曾拍過盜墓電影《漢罐》的導演石磊說,以西安為中心,渭河北岸的五陵原和南岸的杜陵原是關中漢唐古墓最集中的地區,一直為盜墓賊所覬覦。西安經常破獲盜墓大案,而嫌犯裝備也越來越高科技,其間也發生過許多傳奇的故事。對于盜墓題材來說,陜西肯定是理想的故事發生地。
近日上映的《盜墓72小時》主打“中國首部盜墓喜劇”,故事地點就設定在陜北,盜墓團伙首領奉文物大盜黑子之命,攜埋藏千年的楊家劍藏寶圖,來到神木楊家城盜取寶劍,不料在即將得手之際被文物販子肖嘯天半路截殺,寶劍陰差陽錯地落入安仔手里,幾路人馬為“盜劍”而齊聚,斗智斗勇的盜劍之戰一觸即發。
10月29日,記者獲知王大治也在籌備自己執導的新片《盜墓空間》,該片由張藝謀御用攝影師趙小丁監制。該片的標簽就是盜墓、喜劇、驚悚。王大治日前在北京透露這段時間他都在西安閉門修煉自己的電影。“我住在西安老家的南山里,那里四面環山,與世隔絕,手機也沒有信號,誰都聯系不到我。我恰巧也在專心地構思新戲的劇本,打算自己做導演。張國強、段奕宏、寶強啊這些都會來幫我,會有很大的驚喜!”
與此同時,海巖也完成了自己的小說《長安盜》,同名電影劇本已經寫好,進入籌備。該片以西安一起真實盜墓案件為素材。這則素材曾被央視《新聞聯播》報道,警方成功追回被盜墓團伙非法偷運出境的唐朝敬陵石槨,公安部門希望用文藝作品將這一事件表現出來。
>>影迷觀望 盜墓題材依然有禁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