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報》8月11日文章,原題:俄羅斯藝術作品期待觸動中國收藏者心靈 在過去的十年里,亞洲藝術品交易穩步增長,交易量甚至超過了西方藝術品市場。中國經濟的蓬勃發展使其成為2012年全球藝術品拍賣成交額最大的交易市場。根據世界著名藝術市場信息公司Artprice數據顯示,去年有價值85億美元的中國藝術品被拍賣出售。
近年來,一些俄羅斯畫廊宣布拓展東方藝術市場。不過嚴格來講,俄羅斯沒有藝術市場。由于俄羅斯相關的法律不健全,因此國際拍賣行不會在莫斯科進行拍賣銷售。多數專家認為,那些被售出的藝術品大部分都是通過“灰色”交易完成的。因此,對于俄羅斯畫廊來說,開發和拓展亞洲藝術市場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已經有著完善的銷售結構,并且蕭條的歐洲藝術市場只能處在不被看好的第二位。
去年一名俄羅斯商人曾給出這樣的建議:“如果你是賣家,你必須扎根中國。如果你的業務不在中國,那么很難成功。”中國—這個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對西方最大的拍賣行和畫廊有著巨大的吸引力。由于藝術品市場交易并不透明,很難得到確切的數字信息,但據估計現在的世界藝術品交易額高達700億美元。誰也承擔不起錯失交易的損失。
由Artprice藝術市場信息公司匯編的“2012年藝術品市場報告”的作者們表示:“相較于其他國家,將購買藝術品作為一種投資手段的現象在中國更為普遍,中國已經迅速成為高端藝術品的主要市場。”
皮丘金表示:“許多人,包括專業人士都認為,中國唯一熱衷的僅是中國人自己的藝術作品,其他國家的藝術品往往會被忽略。盡管安德烈亞斯·古爾斯基(Andreas Gursky)或者讓·米歇爾·巴斯奎特(Jean-Michel Basquiat)(其作品目前正在畫廊展出)已被藝術品銷售商及其客戶視為藝術投資中的“藍籌股”,然而其他不太知名藝術家的作品,在當地收藏市場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包括謝列布利雅科娃(Serebryakova)、列賓(Repin)和涅斯捷洛夫(Nesterov)這樣的俄羅斯繪畫大師的藝術作品。這些大師在俄羅斯藝術史上占據重要的位置,如果這場拍賣會是在俄羅斯舉辦的,其所帶來的利益將是巨大的。然而,中國收藏者卻并沒有被震撼到出資購買。(環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