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軍戰表示,此次克隆“黃帝手植柏”花費并不多,只需要1萬元左右。
■解說
克隆動物一個樣克隆植物有差異
“克隆植物跟克隆動物不一樣,克隆動物往往長得一模一樣,這次克隆出的黃帝手植柏,模樣可能跟這棵古柏樹不一樣,但與黃帝手植柏的遺傳物質是完全一樣的。”昨日,承擔此項科學試驗的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林木遺傳育種專家郭軍戰稱,克隆出來的“黃帝手植柏”種苗,因為生長環境的不同,長大后會與這棵古柏樹在“長相”上有所差異。
郭軍戰介紹,這次克隆“黃帝手植柏”,在古柏樹上采集的最小的枝葉不到一厘米長,用的克隆材料都特別小。其中,“微型扦插”的克隆方式,需要采集3厘米到10厘米的枝葉,表面上看和傳統的植物扦插栽培一樣,但管理上有差異,在培養種苗時,不能放到自然環境里。“植物組織培養”的克隆方式,理論上講,可以采集古柏樹的任何一部分作為克隆材料,古柏樹的一個細胞都可以進行克隆培養,這次采集的是不到1厘米長的枝葉。
據了解,這次克隆“黃帝手植柏”之所以選擇在9月底進行,是因為目前的氣溫最合適。采用“植物組織培養”時,將配置特殊的營養混合劑,調解克隆物質的生長活性。采用這種方式克隆的種苗,生長會更快、更旺盛。
“黃帝手植柏”多少歲難以進行樹齡測定
昨日,省林業廳科教處處長劉增祥介紹,目前對“黃帝手植柏”樹齡的估算,主要是依據文字記載和目測,如果按照林業上測樹齡的辦法,需要在古柏樹上鉆孔,取木芯,數年輪等辦法進行樹齡認定;但這樣會傷害到古柏樹,而“黃帝手植柏”是國家一級文物,也不能夠在樹木上隨意鉆孔。“運用考古上的碳-14測定辦法,也容易傷害到古柏,所以,‘黃帝手植柏’至今難以進行最終的樹齡測定。”劉增祥說。(華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