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中旬,天津市有關方面曾在人民網天津視窗中針對文交所整頓等問題給予網民答復:文交所現在停止交易將會造成更大風險。
在泰山文交所和鄭州文交所退出藝術品份額化交易之后,昨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試圖針對天津文交所的份額化交易會否停止等問題采訪天津市金融辦,但其官方網站上的電話已變為空號。對天津文交所的郵件和電話采訪,截至記者發稿時,也均未得到任何回復。
在日前針對天津文交所的采訪中,其市場部負責人士均以“以我們官方網站公布信息為參考”來回復。
在整頓之前,去年9月份天津文交所交易量一度達到了1532701手,交易金額達2.5億元;在行情不太好的11月份也保持了近7000萬元的交易額,交易量達到643627手。但是,自去年12月份以來,天津文交所交易行情一直慘淡延續,活躍度已經大不如前。今年1月至6月,天津文交所每個月的交易量基本維持在6萬手左右,交易金額亦在500萬元左右徘徊。
7月份以來,其交易行情繼續慘淡。7月份其月度總成交額為238.77萬元,交易數量也僅32176手。8月份,其交易進入258.07萬元,而交易數量則只有29805手。
如今打開天津交易所官網,其交易行情中亦是在不斷發布跌停公告。
羅烜分析稱,天津文交所一直未對是否要停止份額化交易進行表態,有“冷處理”的成分,“等交易縮量到基本沒有參與的時候再去處理。”
羅烜預測,天津文交所短時間內不會出類似于泰山文交所的份額化交易停牌的聲明。
清科研究中心則認為,天津文交所至今沒有表態是否停止份額化交易并回購投資者手中藝術品份額,是因為多方利益尚難協調。如天津文交所按投資者購買價贖回,則贖回成本高昂;如按1元發行價贖回,部分高價位購買的投資者將損失慘重。(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