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國外究竟對藝術品如何征稅關稅和增值稅呢?
據了解,我國臺灣、香港地區和美國、加拿大、新西蘭、韓國、白俄羅斯等國家對藝術品實施零關稅,摩洛哥王國進口關稅1.25%。長期在兩岸三地從事藝術品交易的黃文叡告訴《東方早報·藝術評論》,“臺灣在零關稅之外對藝術品預收5%的營業稅,中國臺灣、香港兩地區和美國的藝術品增值稅,根據申報人的收入檔次、有無撫養親屬、有無符合減稅條例等情況,稅率不一。”另外,英國在零關稅之外,加征5%的進口環節增值稅。稍早前,泓盛拍賣董事長趙涌(微博)告訴《東方早報·藝術評論》:“德國海關對油畫、字畫、郵票等藝術收藏品采取零關稅,該國正常的增值稅為19%,對藝術品實施增值稅減半,最優惠稅率僅為7%。”
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教授、副院長劉雙舟對《東方早報·藝術評論》說:“雖然關稅從12%降到目前的6%,但17%的增值稅依然很高。國家一方面希望促進文化產業大發展,一方面征稅很高,這樣的稅率至少對拍賣行業來說是不利的。另外,就文物回流而言,國家應當繼續加以鼓勵,實施免稅政策。”
劉雙舟告訴記者,在中央財大內有稅務學院,但藝術品稅作為一個獨立領域顯得太小,沒有專門的人員關注藝術品稅,也無法測量目前的稅率對藝術品市場的實際影響。
一家知名門戶網站收藏頻道工作人員認為,“行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各種各樣的利益集團開始把目光聚焦到行業中,各種各樣的媒體加大報道,席卷廣告費用;各種各樣的投資人把熱錢投進來獲取超額回報;最后政府部門開始介入,加強管理,征收賦稅,這是一個行業黃金時代的結束,同時也是這個行業白金時代的開始。”
北京某拍賣公司負責人在報道第二天也致電《東方早報·藝術評論》詢問事態詳情和進展,談及此事對國內拍賣業的影響,對方表示,“當代藝術的成交僅占2011年春季拍賣成交總額8%左右,更為大量的是境外古書畫的回流,如果國家對進口藝術品實施嚴格的稅收監管,那么越來越多的‘海外回流’項目怎么辦?我好像記得,除了補足逃稅金額,還要有5倍的罰款。拍賣業和藝術圈很不容易,這下子還怎么玩呢?”(東方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