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年的春節來得比往年早一些。這一季的春節對壩下來說,除了有些撲朔迷離的走勢,因為在大面積修路,古典家具市場也有些霧里看花的迷離。但從上到下所有的人們心里都很清楚,這黃沙漫天的日子,不久后就會過去的。撥開云霧見月明的晴朗,也必將隨著道路的通暢而到來。
歐債危機的陰影尚未散去,國內股市和房地產也遭遇重創,各行實體經濟也遭牽連。古典家具作為與房地產關聯甚密的家居行業,同時也作為一種收藏品和投資品,在此大環境下,自然也無法獨善其身。
通過多方走訪調查,我們發現,行業中并未彌漫出悲觀情緒,經歷過2007~2008年的大起大落之后,大多數廠家心態平和,穩步前進。一些企業在金融危機之后,開始主動轉型,抗風險能力有所提升,并為持續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當然,市場是流動的,有進有出是常態。受大環境影響,小微企業生存環境越來越艱難,被招工難、原材料漲價、人民幣升值、資金緊缺、品牌短缺等五條“繩子”牢牢捆綁,現在“不調整結構就會被結構調整”的共識倒逼企業加速轉型。在以往行情向好時,充足的訂單就像深深的“海水”,掩蓋了許多問題。一旦“海水”退去,行業競爭力、企業競爭力的短缺就會暴露出來。
值得欣慰的是,即便是有少數小廠家受困于資金、原材料等因素退出市場,對整個行業來說,也并非壞事。這正如本文前言所說——經歷過黃沙漫天的修整之后,道路會越走越寬闊,越走越明朗。修路的道理,同樣也是行業發展的道理。因為,不吹盡黃沙,怎能見得到被掩埋的黃金呢?
全局:中國經濟成全球復蘇希望
盡管2011年全球經濟屢次受到打擊,但仍實現正增長,為3.8%左右,其中新興市場增長6.6%,發達經濟體僅增長1.5%。在2012年預期中,“雙軌”復蘇主題依然活躍:新興市場的活躍表現主要歸功于中國,當然還有印度的功勞。根據購買力平價來衡量,2011年全球經濟增長可能有42%來自中國,2012年的貢獻還要略高一些。中國已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中流砥柱,是全球復蘇唯一的希望。
商務部部長陳德銘在日內瓦出席世貿組織(WTO)第八屆部長級會議大會上指出,中國市場會不斷擴大,預計到2020年,中國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市場。
12月下旬,中金公司、摩根大通等多家機構召開經濟及市場策略會,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表示,2012年中國經濟增長將“軟著陸”,預計GDP增長8.4%。摩根大通董事總經理兼中國區全球市場業務主席李晶則預計,明年中國經濟將實現8.2%的同比增長。12月21日,渣打銀行發布研究報告表示,預計中國2012年的實際GDP增長為8.1%,2013年緩升到8.7%,中國將從過去30年10%的高增長中適應8%增速。
可以預見,在接下來的走勢中,只要中國經濟保持穩定增速,古典家具必將前景可期,且仍有較大的增長空間。
行情:從先揚后抑到先抑后揚
2011年的紅木市場十分反常。原本6~8月的炎夏,處于傳統淡季,天氣炎熱,客人稀少。但2011年夏天市場不冷反熱,一片紅火景象。傳統的“金九銀十”卻并不如往年,大多廠家還在消化去年和年初接下的訂單,新訂單減少。
有業內人士指出,2011年的冰火兩重天,說反常卻也并不反常。市場其實是很公平的,以往上半年淡下半年火,2011年上半年火下半年淡,說到底兩碗水也端平了。否則倘若一年四季都紅翻天,市場過熱也是會發燒過度引發其它病癥的。
因此,在走訪中大部分企業心態淡然,不急不躁。“偶爾降降溫,對行業是好事。生意不好,家具質量才會更好。原先生意太好,很多廠家的重心不在于工藝和質量。”一位工廠老板毫不忌諱地說。